作为本届欧亚经济论坛的重要组成环节,2025欧亚经济论坛亚信地区旅游合作会议,于9月23日至24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以“加强对话协作,共绘旅游新篇”为主题,是亚信成立30年来首次举办的旅游专题会议。
聚焦合作新路径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是就亚洲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进行对话与磋商的多边机制,主要宗旨和目标是通过制定和落实信任措施,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亚信现有28个成员国和15个观察员。
在2025欧亚经济论坛亚信地区旅游合作会议开幕式上,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副秘书长张凌强调了旅游对于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介绍了亚信信任措施领域合作成果,特别是近年来亚信成员国旅游合作。亚信国阿塞拜疆旅游署国际合作司埃尔贡·贾瓦多夫介绍了国计划中的旅游优先项目,亚信东道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西安总领事克拉巴耶夫•佐齐汗及其他代表介绍了各国的国家文化遗产和旅游潜力。
随后举行的主题演讲环节中,与会嘉宾从不同维度和视角,生动展现了亚信地区旅游合作的经典案例、广阔前景及发展机遇,并提议更多合作机制的构建。
其中,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孙若风在演讲中表示,目前,数字文旅产品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应重视亚信地区的文旅产业正处于从“资源驱动”向“科技赋能”转型的关键期。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总编辑骞军分享了“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的成功经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副主任赵锋通过《借文博活动之力,勾勒亚信地区文旅发展新画卷》主题演讲,提出了“文博研学旅游”“区域特色文创”以及“构建亚信文创联盟”等实操性建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执行主任才华则在主题演讲中,提出创新城市合作机制,推进“数字化协同发展、共建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议。
探讨务实新合作
在24日的2025欧亚经济论坛亚信地区旅游合作会议圆桌会中,与会嘉宾还围绕“亚信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及交流”“推动入境游发展,拓展国际旅游市场”“亚信地区文旅人才培养新路径”“文旅IP赋能亚信”4个主题,展开交流探讨。来自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老挝、吉尔吉斯斯坦的嘉宾推介了本国旅游地域特色与产品服务。众多高校与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应在更多交流领域,打破学科壁垒、校企壁垒和地域壁垒。
与会嘉宾还围绕“挖掘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打造现代化的文旅 IP 符号”展开深入探讨,众人一致认为,“丝绸之路”是亚信地区共同享有的世界级文化IP,应围绕这一IP,建立更多合作机制,同铸旅游领域的“金丝路”。
《亚信地区旅游合作倡议》发布
本次会议期间,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专家团队现场发布了《亚信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历时20个月完成,涵盖制度治理、可持续发展、经济韧性以及32个二级指标,首次构建了亚信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系列签约仪式则见证了合作落地——会议期间,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与陕西黄帝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黄帝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框架合作协议》;陕西黄帝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文旅科技赋能黄帝陵旅游产业升级框架合作协议》。
作为会议压轴议程,与会各方代表在现场共同发布了《亚信地区旅游合作倡议》,倡议各方在亚信框架下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讨并推动在市场共育、产品互联、交流互访、宣传互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与会各方人士一致认为,2025欧亚经济论坛亚信地区旅游合作会议的成果,将为深化亚信国家旅游合作、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欢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翟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