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在中国绵延数千年,数量既多,质量也精。唐朝以前擅长壁画的大画家更是比比皆是,而敦煌并没有其中一位画坛宗师的作品。但今天我们一提到壁画就会想到敦煌,壁画成为了敦煌的形象,敦煌成为了中国壁画的代名词。
敦煌壁画之所以和其他地方的壁画相比能独擅胜场,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它的地理优势。
我们都知道生物学上凡是混血的都比较优秀,混血的区域越大、范围越广,就越有生命力。
敦煌也是这样,它是古中国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处西域要津,背靠长安,西望玉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相会于此。敦煌因此成为了当时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体系(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流融汇之地,占据着绝无仅有的重要地位。
就中原和敦煌的壁画比较而言,中原地处汉文化圈核心,画家多是汉人,中原壁画的主题也是符合汉文化背景的历史故事、仙佛传说。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在绘画技法的演进上属于流传有序。
而敦煌这片土地本属于北朝少数民族的地盘,从前秦到北魏,再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唐,生活着纷繁复杂的民族。他们或呼喇喇兴盛如风起云涌,或哗啦啦灭亡如风卷残云,社会和文化变迁非常巨大。
莫高窟257窟 北魏 鹿王本生图
因此,敦煌壁画就和中原的壁画很不一样。敦煌壁画显得更为博大精深,生机勃勃。总的来看,它有以下这些特点。
首先是数量惊人
敦煌壁画只单单看表面,就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窟壁画群,壁画面积大约五万平米,其实真实数量远远超乎其上。
因为当年敦煌的洞窟就只有这么多,地盘有限,先来的前辈画满了石壁,后来的画师没地方下手,就干脆画在前人的画作上。这样一层一层的盖下去,有的地方壁画多达5-6层。
如果把所有壁画全部平铺展示开来,面积将高达数十万平米。这样的藏画规模,使敦煌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壁画宝库。
其次是题材广泛
敦煌壁画和其他壁画基本以宗教题材为主不同,它有两个大类。
第一类当然还是宗教(主要为佛教)主题,包含各类佛像画和佛图画。(佛图又分佛传图、本生图、经变图、故事图、山寺图、水陆图)
莫高窟320窟 唐 阿弥陀经
第二类则是反应古代现实社会生活的山水画、建筑画、人物画、花鸟画、故事画和装饰画。
这一部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上有帝王宫室,下有百姓民生。从歌舞伎乐到田间农耕,从王公仪仗到兵马战争。可以说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犹如一部连环画版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85窟 唐 乐伎图
莫高窟156窟 唐 张仪潮出行图
莫高窟249窟 西魏 狩猎图
这样全面详尽的社会记录涵盖广度就使敦煌壁画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
再次是历时久远
敦煌从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开凿第一个石窟起,无数的匠人、画师赶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座艺术宝库。
在随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敦煌壁画的绘画者们从无一日间断,从烽烟弥漫的前秦帝国一直画到了横扫天下的蒙古帝国。
这么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绘画创作,使得敦煌壁画的每一个门类都有上千年的历史,都成为一套自成体系、完整独立的山水画史、建筑画史、人物画史、花鸟画史、故事画史和装饰画史。
莫高窟61窟 五代 五台山图局部
这样完整齐备的绘画门类和演变历史也赋予了敦煌壁画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
最后是格局宏大
敦煌壁画的格局宏大反应在诸多元素之上,但最重要的是其文化和内涵的多元。
今天我们看敦煌壁画,会发现和中原地区的壁画有很多不同,无论线条、色彩、造型比例、构图方式,都蕴涵着一股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是东方绘画艺术与西域、印度、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充分融合而产生的。
它既不同于东方绘画的以线御形,也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以形写实,而是一种生动自然,形神俱备的风格。我们可以称之为——敦煌风格。
莫高窟285窟 西魏 飞天
尽管如此,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敦煌壁画的特点,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由一个人、一群人、或是一国人画出来的。
敦煌的画师里有白衣素袍的中原儒生、有卷发虬须的西域匠人,有云游四方的僧侣、有当地世居的土著。这里面有汉人、有羌人、有羯人、有鲜卑人。有北魏帝国的画师、也有龟兹小国的画匠。
远一点,印度、阿富汗的南亚艺术家们来过。再远一点,波斯、阿拉伯的中亚艺术家们来过。更远一点,罗马、拜占庭的欧洲艺术家们也来过。
这么多画师画匠云集敦煌,开窟画像,把自己的艺术生命奉献给此处,让敦煌千余年来星光璀璨,异彩纷呈,成为了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艺术圣殿。
敦煌莫高窟石碑上的多种文字
。。。。。。
谁曾想,这座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艺术圣殿却在晚清遭到灭顶浩劫。老沙每每想到这里,不由万分痛心,不忍写此惨事,只留一无耻窃贼的名单,让其受万世唾骂才好。
1 英国人 斯坦因(M.A.Stein)盗走经书、文物10000件,绘画500幅。
2 法国人 伯希和(P.P- elliot)盗走经书精品6000卷,绘画精品200幅。
3 日本人 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盗走经卷600件。
4 俄国人 奥登堡盗走不知具体数目的经卷和壁画。
5 美国人 华尔纳盗走壁画26块,菩萨像一尊。
遥想千年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塞外飞雪,石窟凝霜。戈壁上一座山崖处,一处处黑暗的洞窟次第亮起灯火。
洞内烛光摇曳,忽暗忽明,几乎看不清灯前一张张黝黑的脸庞。可是每一张脸孔上的眼眸总是神采奕奕,灿烂放光。随灯火望去,每人手里的画笔正在细心勾勒,一丝一线,一笔一划,描绘出心中的理想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