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符同相关成语

符同相关成语

来源:爱站旅游

符同的相关成语是:同符合契、表里相符、鼎玉龟符。

符同的拼音是:fú tóng。注音是:ㄈㄨˊㄊㄨㄥˊ。结构是:符(上下结构)同(半包围结构)。

符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符同详细内容】

1.符合;相同。2.附和;赞同。符同[fútóng]⒈符合;相同。⒉附和;赞同。

二、基础解释

符合;相同。附和;赞同。

三、引证解释

⒈符合;相同。引南朝梁沉约《奏弹王源》:“如其所列,则与风闻符同。”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案古者国有史官,具列时事,观汲坟出记,皆与鲁史符同。”清顾炎武《日知录·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⒉附和;赞同。引《宋史·律历志三》:“雍熙元年四月,布衣赵垂庆上书言……案《唐书》,天宝九载,崔昌献议,自魏晋至周隋,皆不得为正统欲唐远继汉统,立周汉子孙为王者后,备三恪之礼。是时朝议是非相半,集贤院学士卫包上言符同,李林甫遂行其事。”明王琼《双溪杂记》:“劾廷和彭泽结党乱政,符同奏啟,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论劾。”

四、汉语大词典

(1).符合;相同。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如其所列,则与风闻符同。”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案古者国有史官,具列时事,观汲坟出记,皆与鲁史符同。”清顾炎武《日知录·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2).附和;赞同。《宋史·律历志三》:“雍熙元年四月,布衣赵垂庆上书言……案《唐书》,天宝九载,崔昌献议,自魏晋至周隋,皆不得为正统欲唐远继汉统,立周汉子孙为王者后,备三恪之礼。是时朝议是非相半,集贤院学士卫包上言符同,李林甫遂行其事。”明王琼《双溪杂记》:“劾廷和彭泽结党乱政,符同奏启,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论劾。”

五、关于符同的词语

符同  同符合契  同符  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车同轨,书同文  

六、关于符同的诗句

——郑符同心知作羽  已符同穴契  地灵人意曾符同  地灵人意曾符同  地灵人意曾符同  故实符同史与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符同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