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蛮的国语辞典是:庄子则阳篇中所假设的两个小国。比喻细微的地方。参见「蛮触相争」条。
触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触蛮详细内容】
触和蛮,古代寓言中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后因以'触蛮'称因争细微私利而兴师动众。
二、引证解释
⒈触和蛮,古代寓言中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后因以“触蛮”称因争细微私利而兴师动众。引《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清黄遵宪《旋军歌》之八:“何洲何地争触蛮,看余马首旋。”赵朴初《拟寒山》诗:“杀声动天地,触蛮酣大战。”
三、汉语大词典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触和蛮,古代寓言中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后因以“触蛮”称因争细微私利而兴师动众。清黄遵宪《旋军歌》之八:“何洲何地争触蛮,看余马首旋。”赵朴初《拟寒山》诗:“杀声动天地,触蛮酣大战。”
四、其他释义
1.《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触和蛮,古代寓言中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后因以'触蛮'称因争细微私利而兴师动众。
五、关于触蛮的成语
六、关于触蛮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