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诗教相关成语

诗教相关成语

来源:爱站旅游

诗教的相关成语是:杜默为诗、敦诗说礼、反面教员。

诗教的拼音是:shī jiào。注音是:ㄕㄐ一ㄠˋ。结构是:诗(左右结构)教(左右结构)。

诗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诗教详细内容】

诗教诗教,是自古以来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我们的先人把诗作为五经之首,并探索出一整套通过学诗,写诗来进行启蒙教育和青少年时期能力训练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使之同时兼备以文字为载体的创造型思维和逻辑概括思维能力,为文官体制打下了基础。同时,诗历代寄托着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具有崇高的地位,所以诗在中国其实起着和宗教相类似的作用。这也是把这种教化体系称为诗教的原因。

二、综合释义

本指《诗经》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疏:“《诗》依违讽諫,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宋梅尧臣《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跡。”明海瑞《注唐诗鼓吹序》:“古先王成就人才,由今考之,大抵‘六经’并行,《诗》教为首。”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风格。采畴《<谢亦嚣诗集>序》:“六朝至陈隋之间,创为宫体,诗教为之一变,率皆浮靡之词,华而不实,与性情相漓。”诗教[shījiào]诗经的教化功能。《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三、汉语大词典

(1).本指《诗经》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疏:“《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宋梅尧臣《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明海瑞《注唐诗鼓吹序》:“古先王成就人才,由今考之,大抵‘六经’并行,《诗》教为首。”(2).泛指诗歌的教育宗旨和风格。采畴《〈谢亦嚣诗集〉序》:“六朝至陈隋之间,创为宫体,诗教为之一变,率皆浮靡之词,华而不实,与性情相漓。”

四、国语辞典

诗经的教化功能。诗教[shījiào]⒈诗经的教化功能。引《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五、关于诗教的造句

1、由此也可以说明,为何方玉润虽然多处从文学的观点解释三百篇,但是最后所得出的结论却往往逃不出传统儒家诗教意味。

2、在过往的古诗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超标”现象,孩子教条式地背诵、默写全文,却未必能甚解“诗意”。

3、在过往的古诗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超标”现象,孩子教条式地背诵、默写全文,却未必能善解“诗意”。

4、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5、一言以蔽之,将近代西方审美主义作了诗教、乐教式理解的蔡元培美育观,其实质不外乎重塑一种新型的思想文化,以有利于科学革新与社会改造,最终实现民族复兴。 

6、读杨孟芳的作品,深喜其诗律、诗艺、诗教俱备,精朗丰富而新意充盈,他无愧于月桂的芬芳美名。

六、关于诗教的诗词

<<《四月二十五日午后偕省诗词学会诸公由花亭湖乘船至牛镇参观诗教成果展览》>>  <<《应符读韩评论以龊诗教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诗教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