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的汉语大词典是: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狱。汉初因之,秩中二千石。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以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又称廷尉卿。北齐至明清皆称大理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历代职官表》卷二“大理寺”。
廷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廷尉详细内容】
官名。廷尉[tíngwèi]⒈官名。
二、引证解释
⒈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狱。汉初因之,秩中二千石。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以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又称廷尉卿。北齐至明清皆称大理寺卿。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历代职官表》卷二“大理寺”。
三、网络解释
廷尉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北齐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历代遵行。颜师古云:“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说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又引应劭说,则谓“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
四、其他释义
官名。掌司法刑狱。始置于秦,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后或称廷尉、大理和廷尉卿。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
五、关于廷尉的词语
六、关于廷尉的诗词
<<《书斋·廷尉已执天下平》>> <<《虞美人·归兴寄郁光伯廷尉周质庵御》>> <<《元日即事次上官三立大廷尉韵》>> <<《昼锦堂·初夏洪畏轩廷尉草堂初成即事》>> <<《怀人诗·释之廷尉由参乘》>> <<《狱中责廷尉》>>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