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职后劳动纠纷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离职后劳动纠纷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来源:爱站旅游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法律分析

一年内有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拓展延伸

解雇后劳动纠纷的时效性是多久?

解雇后劳动纠纷的时效性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法规定。在许多国家,劳动法规定了解雇后劳动纠纷的时效期限。例如,在某些国家,劳动法规定解雇后劳动纠纷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提出申诉,通常为30天或60天。如果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诉,就可能失去追究解雇的权利。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规定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国家可能对特定类型的劳动纠纷设定不同的时效期限。因此,如果您面临解雇后的劳动纠纷,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律师或劳动法专业人士,以了解适用于您情况的具体时效性规定。

总之,解雇后劳动纠纷的时效性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确保您及时了解适用的法律规定,并在规定的时限内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重新计算。解雇后劳动纠纷的时效性取决于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法规定,建议您咨询当地律师或劳动法专业人士以了解具体时效性规定,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