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民事可以同时起诉,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解决犯罪问题,民事诉讼解决民事权益争议。起诉人需符合条件,有明确的被告人,具备请求赔偿的要求和事实,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举证责任和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区别。如果刑事和民事诉讼无必然联系,则先刑后民原则适用,否则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一、刑事和民事可以同时起诉吗?
可以同时起诉,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刑事案件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一)起诉人符合法定条件;
(二)有明确的被告人;
(三)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别有哪些?
1、诉讼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3、举证责任不同。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在行政诉讼中,只由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但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
4、适用的法律不同。
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满足法定条件的刑事和民事可以同时起诉,如果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肯定不能同时起诉,比如民事诉讼活动中的被告方涉嫌犯罪,一般遵守先刑后民的原则,刑事案件结案之后才能依法审理民事案件。犯罪行为和民事诉讼之间有联系的,就算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随后也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结语
刑事和民事可以同时起诉,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满足法定条件的刑事和民事可以同时起诉,但如果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般遵守先刑后民的原则。犯罪行为和民事诉讼有联系的情况下,即使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随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