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来源:爱站旅游

1、反不正当竞争法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经营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2、劳动合同法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其他法律法规

如果侵权人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权利人也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9条向人民起诉,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一、怎样获得商业秘密保护

1、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保密机制

(1)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是目前企业比较通用的意中保密措施。

一般来说,与企业签订保密合同的员工包括:高级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一般技术支持人员和关键岗位的技术工人、市场计划、销售人员、财会人员、秘书人员、保安人员等。保密协议中应当载明商业秘密的内容、保密范围、保密期限等。保密协议不仅可以约束员工保守商业秘密,还可以作为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证据之一。

使权利人更易获得相应的赔偿。

(2)建立专门的保密机构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以建立保护商业秘密的机构,由专门的保密主管人员负责企业的保密工作。

(3)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

企业不仅要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还应当内部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

比如,加强对员工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员工接触商业秘密;制定泄密的惩处机制;建立商业秘密受侵犯后的快速反应机制等。

2、采取适当的激励、奖励措施

除了内部建立合理的保密机制外,企业还应当对保密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接触、使用企业商业秘密的职工,给予较优厚的工资、奖金待遇,或者发给保密津贴;对于签订竞业条款的员工,在其离职后的保密期间,给与保密的经济补偿。

3、法律手段

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当发生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时,可以依据法律,寻求救济。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