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具有法律效力,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人民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其具有许多优点,如节约时间和费用、保护当事人隐私等。在中国,人民调解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已经形成,并包括了涉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争议等各种类型的纠纷。通过调解,相关当事人可以达成和解协议,此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解决纠纷并维护双方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二条规定,"调解协议经当事人自愿签字或盖章确认后,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通过人民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不遵守协议,另一方可以依照协议内容申请强制执行或起诉至法庭。需要注意的是,人民调解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纠纷。一些特殊的纠纷问题如犯罪行为、环境污染等,调解可能无法解决。此外,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结果,也可以选择起诉至法庭。
人民调解与仲裁有什么不同?人民调解是一种自愿协商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争议。而仲裁则是由专业的仲裁机构进行,其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在人民调解中,调解人只提供协商和建议,不能对当事人作出强制性的裁决。而仲裁则是由仲裁员根据法律规定做出裁决,并且该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
人民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并且其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在选择调解方式时需要注意各种条件和,以便最终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二条 调解协议经当事人自愿签字或盖章确认后,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