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不发工资不影响合同有效性,违约方应支付工资和赔偿损失。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法不同,适用民法和其他民事法律。终止劳务合同是否有赔偿金取决于合同约定,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但可要求违约金。劳务合同是以劳动形式提供服务的民事合同,由独立经济实体单位、公民等相互达成。劳务合同适用民法和其他民事法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和相关行政法规。
法律分析
一、签了劳务合同不发工资合同有效吗
签订劳动合同后,用工单位不发工资的,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不发工资是合同违约行为,当事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和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损害赔偿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终止劳务合同有赔偿吗
视劳务协议约定。用人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等,故不存在赔偿金,但可以要求违约金。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
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民法典》和其它民事法律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后,用工单位不发工资是合同违约行为,但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当事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赔偿损失。根据劳务合同的性质,终止劳务合同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取决于劳务协议的约定。用人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劳务关系不适用《劳动合同法》,因此不存在赔偿金的要求,但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在法律适用上有所区别,劳务合同适用《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而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及相关行政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