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寻求帮助。根据我国法律,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要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侵害情形包括:克扣工资、拖欠工资;拒绝支付加班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解雇后未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纠纷找劳动行政部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纠纷处理程序及相关部门
劳动合同纠纷处理程序涉及多个相关部门。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当纠纷发生时,双方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劳动仲裁部门的调解。劳动仲裁部门是负责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会通过调解、调查等方式进行纠纷处理。如果仲裁无效,双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组织公正的仲裁庭进行仲裁,并作出裁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在整个劳动合同纠纷处理程序中,相关部门包括劳动仲裁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及人民。这些部门的职责是确保公正、公平地解决劳动合同纠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劳动合同纠纷处理程序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如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双方应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寻求劳动仲裁部门的调解。如仲裁无效,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最后,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向人民提起诉讼。这些部门的职责是确保公正、公平地解决劳动合同纠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