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内容,可以确认自己的消费是否受到4s店的不公待遇。以此作为凭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行使自己的权益:
1、自行调解。这是最低成本的维权方式,在得知自己在购车中的权益受到损害。可与4s店取得联系,试图自行调解,将自己的合理要求提出,看对方是否接受你说提出的赔偿或者解决方案。
2、向当地消费者保护组织投诉,申请调解。也就是12315投诉电话,通过第三方,来落实具体的解决方案。
3、申请仲裁。如果调解都无法解决,那就只能拿起法律武器,申请仲裁,走诉讼程序。相对调解而言,诉讼的结果拥有强制的约束力,这也是解决双方纠纷最有力的手段。
4、通过媒体力量传播。如今,网络发达,媒体传播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可以借助舆论传播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目的。对此,也有很多汽车质量投诉平台,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就有这样一群人存在。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或者媒体说明自己遇到的困难,然后媒体出面帮忙解决。
一、消费者恶意投诉经营者维权方式
1、核实事实、固定证据
在遇到顾客投诉时,企业处理投诉的相关负责人应当找到与投诉内容相关的业务部门,
听取他们的意见,全面了解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作出下一步处理方案。必须注
意的是,有些恶意投诉事件中,企业的确存在某方面的过失,但业务的具体经办人可能会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刻意隐瞒,因此在核实事实时不能完全相信具体经办人
的说法,还要根据投诉内容,全面的了解事实,以免被动。在核实事实时,企业不能仅仅调查案件本身事实,还需要了解背景事实,因为有些投诉是一些人别有用心
策划的,背后往往会有推手,虽然背景事实的调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企业必须要去努力做,一旦调查到一些线索,对恶意投诉的全面彻底结局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证据是事实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调解还是诉讼,证据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证据有时也
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及时的将证据固定,从而为将来解决投诉奠定基础。在处理恶意投诉时,企业应当注意收集两方面的证据:法律抗辩证据和恶意投
诉证据。前者是指在法律层面上反驳对方诉求支持我方诉求的证据,后者则是指与恶意投诉人交涉中,反映对方系恶意投诉的证据。
2、适时寻求公权力介入
企业作为国家的纳税主体,在履行了纳税人义务后,也有权利享有国家对其合法权益
的保护。特别是一些名优大型企业,他们为国家的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这些企业会更加在乎自身品牌的形象。因此往往会成为恶意投诉人选择下手的对
象。政府的参与有时会使恶意投诉的处理事半功倍,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借助政府之力化解危机。举例来说:
企业在调查事件背景时,如发现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敲诈,企业务必要做好证据的固定,选择适当的时候以被敲诈勒索为由请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彻底粉碎阴谋。如果恶意投诉是由同业竞争者发起的,企业可以向相关的主管部门汇报,寻求政府出面维持竞争秩序
恶意投诉人如果采取极端手段,在企业营业场所聚众闹事,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企业也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要求制止这种破坏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并且通过公安部门施压,要求投诉人通过有关法律程序解决纠纷。
3、及时、主动与媒体沟通
恶意投诉者往往会以通过媒体将事件公之于众的大棒给企业施压,而经验不丰富的企业往往迫于压力而一味迁就,但换来的不是投诉人的妥协,而是变本加厉。因此当企业已经同意根据相关法律给予投诉人合理的处理方案后,如投诉人依然不依不饶,企业必须“先下手为强”。
企业应当主动联系欲报道投诉事件的媒体,告知事情的缘由,并出示相应的证据,要
求媒体停止此事件的报道。如果媒体仍然要坚持报道,企业有权利要求媒体给予适当的篇幅报道企业对此事的说法、观点和态度,以免导致舆论误导公众。如媒体依
然我行我素,作片面性报道,企业可以考虑请法律顾问向媒体单位出具律师函,告知利害关系。
当企业自查后发现自己的确存在重要问题,而通过合理的谈判、让步、妥协都无法满
足投诉者的要求时,企业就要丢掉幻想了。无休止的让步只会使得那些贪得无厌的投诉人得寸进尺,而无法彻底的解决问题,所以此时企业需要准备主动联系媒体、
发出公告,如实的将企业存在的问题向公众阐明,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法律纠纷电子商务公司怎么解决
法律纠纷电子商务公司可以通过协商,仲裁,诉讼等相关的方式来进行解决的。可以从以下几个发面入手解决电子商务领域法律纠纷问题:
1、保留消费证据
网购时注意保存交易凭证,做好备份。在网购中,网购的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一定要将电子数据信息妥善保存,这些电子数据信息亦是发生纠纷进行维权的重要证据。同时,网购过程中与卖家进行的聊天记录,亦是体现买卖双方的要约与承诺过程,尽量将自己所购产品的各项数据(如品牌、单价、数量、重量、发货日期、质量标准等)要求表达清楚,一旦商家未按承诺供货,商家即构成违约。
2、异地照样能够投诉
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本地外地网站,都可投诉。消费者因网络交易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工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投诉。
3、七日退货
绝大部分商品都能七日内退货。根据新《消费者权益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
4、电商平台要知名
注意辨别购物网站的合法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首页最下方查看该网站是否有通信部门的icp备案证号、公安部门备案编号、工商部门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以及须经相关部门审批的经营业务批准文号。上述内容的图标链接如果都能点击打开,该网站即是合法的。
5、网银结算需谨慎
小心保管自己的银行卡、网购账号。购物前应在计算机中安装防护墙软件、安全卫士等能够拦截钓鱼网站的软件。如果使用银行卡进行结算,需要安装该银行提供的各类防护软件。网上交易、充值时,一定要核对网站地址。
6、证据保留很重要
如果不慎买到过期食物,千万不要自认倒霉,而应当保存好购物小票等相关证据,向销售方进行索赔,同时也可向食药监部门进行举报。
7、产品不能瞎忽悠
遭遇虚假宣传,也要维权。虚假宣传也是违法的,消费者如果上当,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