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鹇:别名鸬雉_黑鸡,为鸡形目、雉科、鹇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国(云南、)、印度、缅甸、泰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野生于海拔2300-3300m的山地森林。1790年命名,共9个亚种,我国分布有2个亚种。分散时联络的叫声为低沉的Kurr-Kurr-Kurrchi-Kurr声。雄鸟叫声为响亮的咯咯哨音伴以两翼拍打身体声。争斗叫声为恐吓的Koor-Koor声紧接尖厉的Waak-Waak声。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活动时昂首阔步,行动机警,受惊后迅速奔跑,羽冠耸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离后再机警地观察动向,有时走走停停,四处观望。除了善于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飞翔和跳跃。跳跃时鼓动双翼作为辅助,但有时也不张翼。
科目分类:雉科 ;生存环境:灌丛 ;颜色分类:黑色_灰色 ;性情分类:陆禽 ;最大体型:62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5年 ;适宜温度:20℃±10℃ ;食物饲料:杂食
黑鹇形态特征:
体长56-62cm,重770-1600g。雄鸟头顶至后颈以及颈侧紫黑色,头上具长而稍直的羽冠,蓝黑色而具紫色光泽。背蓝黑色而具紫色光泽,羽缘稍差。初级飞羽外翈和羽干棕褐色,内翈较暗。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深蓝色而具白色端斑及窄的蓝黑色次端斑。尾亦为蓝黑色,但紫色光泽较差。脸裸露,赤红色,被有少许黑色纤羽。下体大都黑褐色,胸羽呈披针形,除羽基外颜色为白色而沾灰。虹膜橙褐色,嘴黄褐色,基部稍黑,脚和爪灰色或铅褐色。
黑鹇生活习性:
成对或成家族群,通常5-19点活动,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中午活动较少。晚上多栖息于树上。活动时常沿固定的路线进行,时间久了就常常形成明显的“鸟径”。疾走时头前后晃动,尾羽略向下垂。
黑鹇饲养方法:
主要以植物嫩叶、芽苞和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
黑鹇雌雄分辨:
雌鸟上体大都红褐色,羽缘淡灰色。下体和上体相似,但较淡。各羽中部较暗,且具宽的淡色羽缘。
黑鹇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6月。每窝产卵5-9枚,最多15枚,卵的颜色为深皮黄粉红色。孵化期为24-25天。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