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式的相关成语是:条条框框、条条大路通罗马、抱一为式。
条式的拼音是:tiáo shì。注音是:ㄊ一ㄠˊㄕˋ。结构是:条(上下结构)式(半包围结构)。
条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条式详细内容】
条文法规。谓制定程式。条式[tiáoshì]⒈条文法规。谓制定程式。
二、引证解释
⒈条文法规。引唐元稹《唐故中大夫李公墓志铭》:“始命由文由课而仕者,岁得调,编类条式。”宋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候诸路逐年申到数目揭贴,仍令户部指挥诸路提刑司依封桩钱物法条式施行。”《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诸官司承准传宣、内降与奏请及面得旨,事无条式者,申中书、枢密院覆奏。”⒉谓制定程式。引《周书·苏绰传》:“然诸曹疑事,皆询於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又条式。”
三、综合释义
条文法规。唐元稹《唐故中大夫李公墓志铭》:“始命由文由课而仕者,岁得调,编类条式。”宋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候诸路逐年申到数目揭贴,仍令户部指挥诸路提刑司依封桩钱物法条式施行。”《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诸官司承准传宣、内降与奏请及面得旨,事无条式者,申中书、枢密院覆奏。”谓制定程式。《周书·苏绰传》:“然诸曹疑事,皆询於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又条式。”
四、其他释义
1.条文法规。2.谓制定程式。
五、关于条式的造句
1、中国既不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也不囿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而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在过往的古诗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超标”现象,孩子教条式地背诵、默写全文,却未必能甚解“诗意”。
3、在过往的古诗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超标”现象,孩子教条式地背诵、默写全文,却未必能善解“诗意”。
4、为避免出差错,独具匠心的她便有了自己的小发明,制作各式各样的小标签,有胶布式、缀字式、字条式。
5、与穿条式相比注胶槽设计拓展了型材断面的设计思路,使型材断面的设计更加紧凑,从而使降低了铝门窗的材料使用成本。
6、“慎思”即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仔细考察、分析,善于动脑,避免教条式的理解,从实际出发,寻找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难题。
六、关于条式的英语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