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征的解释是:1.犹预兆。2.谓先期征收赋税。预征[yùzhēng]⒈犹预兆。⒉谓先期征收赋税。
预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预征详细内容】
犹预兆。谓先期征收赋税。
二、引证解释
⒈犹预兆。引王西彦《老太婆伯伯》:“于是又讲到婴儿哭声如铜鼓,这就是有福命的预征。”⒉谓先期征收赋税。引沙汀《丁跛公》:“但一眨眼,提前预征的粮票又下来了。”
三、网络解释
预征预征是在课税对象未实现之前,先期课征税收的财政手段。最早始于唐代的青苗钱。代宗时,国库空虚,官俸不给,广德二年(764年)初税青苗。即不待秋收,先向青苗课税。以后岁以为常,成了田赋附加税。宋称预征为“预借”,有预借酒息钱、坊场钱,预借民税,预借职田租等,尤以南宋高宗(1127—1162)时期为甚。
四、综合释义
犹预兆。王西彦《老太婆伯伯》:“于是又讲到婴儿哭声如铜鼓,这就是有福命的预征。”谓先期征收赋税。沙汀《丁跛公》:“但一眨眼,提前预征的粮票又下来了。”
五、关于预征的成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征贵征贱 备预不虞 难以预料 思患预防 出乎预料
六、关于预征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