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的简体是:祝融。
祝融的拼音是:zhù róng。注音是:ㄓㄨˋㄖㄨㄥˊ。结构是:祝(左右结构)融(左右结构)。
祝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祝融详细内容】
⒈ 神名。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传说中的古帝。峰名。祝融[zhùróng]⒈神名。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传说中的古帝。峰名。
二、基础解释
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3.传说中的古帝。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
三、引证解释
⒈ 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引:《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清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燬,刹竿突兀招祝融。”⒉ 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引:《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鉤芒与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颜师古注:“祝融,南方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⒊ 传说中的古帝。引: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媧,其是与非未可知也。”⒋ 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引:唐韩愈《谒衡岳庙》诗:“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廩腾掷堆祝融。”宋杨万里《送刘子思往衡阳》诗:“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廩与祝融。”⒈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引《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清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燬,刹竿突兀招祝融。”⒉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引《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鉤芒与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颜师古注:“祝融,南方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⒊传说中的古帝。引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媧,其是与非未可知也。”⒋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引唐韩愈《谒衡岳庙》诗:“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廩腾掷堆祝融。”宋杨万里《送刘子思往衡阳》诗:“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廩与祝融。”
四、辞典简编版
传说中的火神,后遂借指火或火灾。 【造句】因为祝融肆虐,使这些人顿时无家可归。
五、关于祝融的诗词
<<《登祝融峰·欲上祝融峰》>> <<《祝融峰·曾过祝融峰顶上》>> <<《登祝融峰·祝融高莫比》>> <<《祝融峰·祝融万仞拔地起》>> <<《水调歌头·偕慧素登祝融岳祝融峰绝顶》>> <<《登祝融峰喜霁》>>
六、关于祝融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