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调研员、蔡副局长、杨主任及各位领导、同志们:在这秋风送爽、阳光灿烂的美好季节,普洱市边境地区登革热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在边陲小镇——孟连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及全县12万各族人民群众,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省寄防所、普洱市卫生局、普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普洱市疾控中心及澜沧、西盟、江城县卫生局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地处东经99°09′—99°46′,北纬22°05′—22°32′之间,东西最大横距5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8公里,国土面积1893.42平方公里,居全市第9位。全县辖3乡3镇,39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委会,总人口12.34万人。
“边、少、山、穷、低”是孟连自然和社会的基本特征。边:就是边境线长。全县6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接壤,国境线长133.399公里,居全市四个边境县第二位。少:就是少数民族众多。县内聚居以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的21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15%。其中傣族2.53万人,拉祜族3.7万人,佤族2.97万人。山:就是山区面积大。全县除南垒河、南马河流域小平坝外,大部分均为山区,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穷:就是县贫民穷。20x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26万元,财政自给率仅为14%;仍有贫困人口34674人,占农业人口的33.3%,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69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1976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93元—958元之间的低收入贫困人口14908人。低:就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4.72年,部分少数民族解放初期几乎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孟连,系傣语谐音,意为“找到的一块好地方”,素有“边地绿宝石”、“龙血树故乡”的美称。其独特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形成较为明显的三大优势:一是热区资源优势。孟连最高海拔2603米,最低海拔500米,属南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县年均气温19.9℃,年均日照时数2110.4小时,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375.1毫米,是发展绿色经济的理想之地。20x年末,橡胶、甘蔗、茶叶等绿色产业面积达42.8万亩,农民人均4.6亩。二是沿边口岸优势。孟连是边地历史上的“茶盐古道”,199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以县城为中心的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有勐阿和芒信两个主要通道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具有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口岸经济的有利条件。20x年全县边贸进出口总额达33100万元,占普洱市对缅贸易的三分之二,境外橡胶、甘蔗、茶叶、造林、粮食等罂栗替代种植达55.6万亩。三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孟连宣抚司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娜允古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云南十大名镇,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傣族古城;娜允神鱼节被称之为东方水上狂欢节。孟连还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龙血树群落及原始森林、喀斯特地貌、天然溶洞等自然景观,有神秘诱人的跨境旅游,极具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的潜力。
由于我县地处边疆,属亚热带气候,白蚊伊蚊在我县分布较为广泛,加之群众自我防病意识低,给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带来了隐患。长期以来,我县从未放松过登革热的防控工作,自始至终将登革热防控工作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在国家、省、市的帮助下,在省寄防所及市卫生局的指导下,认真按照《云南省登革热防控方案》的要求,主动开展辖区内登革热疑似病例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了登革热传播媒介控制工作,大力开展以灭蚊除四害、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虫孳生地,切实将蚊虫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以下,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及出入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努力,我县迄今为止从未发现过一例登革热病例,有力地保障了边疆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次边境地区登革热防控工作专题会议选择在我县召开,我想这也是对我县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关心和支持。我们有信心在省寄防所和市卫生局的帮助指导下,在江城、西盟、澜沧等兄弟县的关心支持下,有能力做好边境地区登革热防控工作,并保证继续巩固“零病例”的防控成果,为边境地区登革热防控工作继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各位领导在孟连工作期间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