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空食品?
随着载人航天经验的逐渐增加,太空食品经过不断的改进,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复水食品出现,告别了牙膏式食品时代,也叫做航天太空食品。
科学家在研制宇宙飞船的同时,也研究制造太空食品,经过许多次的太空科学实践,太空食品要求营养丰富、卫生安全、能量充足、进食方便。
在载人航天飞行中或返回地面后,为使航天员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元素,从而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健康,需要一种即要快速吸收又能持久供应能量、即能提高机体耐力、又能消除疲劳、而且体积小携带方便的能量食品,太空简餐复合营养能量食品就是为满足航天这种要求而研制出来的中国首选太空营养能量食品。
太空食品具体要求
1. 首先要确保食品安全,不能发生任何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2. 食品及包装必须能经受住航天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冲击、振动、加速度等的考验而不失效。
3. 太空食品需从地球携带到太空,考虑到载人飞船发射费用昂贵,为了节省飞船的空间和发射时的有效载荷,太空食品应尽可能重量轻,体积小,营养好。
4. 从营养方面来看,太空食品必须符合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生理改变的要求。航天飞行会导致航天员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食品要针对航天员生理改变指数对膳食的营养素作适当调整。例如,肌肉萎缩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骨钙丢失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钙,以及适宜的钙磷比例和维生素D。另外,飞行初期食品的脂肪含量不宜太高,以免加重空间运动病;为防止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要限制食品中钠的供给,保证钾的供给。
5. 为了方便航天员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进食,防止食品在飞船舱内四处飘浮,一般把太空食品加工成一口大小,并且食品包装内一般不能有流动的汤汁,也就是所谓的“一口吃”食品。
6. 为了减轻飞船舱内的废物收集系统的负担,航天食品都不含骨、皮、核等残渣。
7. 考虑到在太空长期飞行中,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和狭小空间中,食欲容易下降,这样会影响航天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太空食品必须种类丰富、花样繁多,以刺激航天员的食欲。
太空食品民用化
载人航天是科技密集型尖端技术。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工程的飞跃式发展,这些一度被视为不可触及的高新科技,正在与普通百姓拉近距离。从“神一”到“神七”,中国航天技术的民用价值被不断放大。
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食品研制需求
在可公开查阅到的专利及文献中,所有的压缩食品均不能满足载人航天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能量密度不高
2. 营养结构较为单一(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既快速又持久的供能过程缺乏科学设计。
3. 提高肌体耐力,消除疲劳的功能作用不突出。
太空食品的核心技术
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食品核心技术
太空能量食品采用中国航天员中心研制的双线供能配方,即可以为身体快速补充能量,还采用了能量缓释技术,持久缓解因体内能量不足而导致的疲劳。
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食品特点
1. 易吸收
2. 营养均衡
3. 能量释放平缓
4. 天然安全
5. 抗疲劳
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食品的构成
1. 乳清蛋白
2. 大豆分离蛋白
3. 燕麦及燕麦片
4. 杏仁
5. 核桃仁
国际对比标准
根据美国营养师协会(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发言人知名营养师苏珊·法瑞尔(Suzanne Farrell)的建议,她认为对于成人而言,一款健康的能量食品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高:40年高科技航天专利技术
从神五号(2003年)到神舟十号(2013年),在我国40年间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中,太空能量食品依托中国航天员中心高端的太空产品科研技术平台,以尖端的技术和航天标准,研制出神舟飞船及空间站航天员专用太空食品。
快:航天科技,3分钟快速吸收
太空能量食品运用航天专利科技进行精细化加工,使之成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最小分子量,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的同时,让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变得易吸收,快速补充能量,缓解体力疲劳。
久:能量缓释放,持久抗疲劳
航天员在太空中的不仅需要快速补充能量,更需要能量供给平衡而持久。太空能量食品采用中国航天员中心研制的双线供能配方,即可以为身体快速补充能量,还采用了能量缓释技术,持久缓解因体内能量不足而导致的疲劳。
多:富含16种成分,营养更均衡
太空能量食品选用营养丰富的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燕麦、杏仁、芝麻、花生仁、核桃仁、葵花籽仁等天然食材,运用航天食品科研技术进行精细化加工而成,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16种营养成分,营养更充分、更均衡,满足航天员在太空微重力消耗大量体力的环境下,增强机体耐力,快速消除疲劳的目的。
安:无防腐剂添加,航天食品最具食用安全
太空能量食品已向国家质检部门按航天食品标准申报无任何防腐剂添加的太空产品标准,生产时精选的各种原材料均具有产地来源、品质检验等严格程序、特别是乳清蛋白、燕麦等全部是国外进口,太空食品出厂后由中国航天员中心营养与食品研究室检测留存,最具食用安全性。
太空食品的概念
太空食品(Space Food)是指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专门在太空环境下食用的食品。包括在太空执行任务和返回着陆等待救援期间供航天员食用的食品。太空食品有许多特殊要求,如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卫生,营养丰富,能量充足,方便进食等。
太空食品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
以美国航天食品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发射的飞船中,航天食品只是为了解决航天员的“温饱问题”。那时发射的“水星”和“双子星座”飞船中配备有三种食品:
第一种是糊状食品,例如牛肉浆、苹果浆、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它们被压到铝制牙膏壳内,吃时像挤牙膏似的,将它们挤压到口中;
第二种是“一口吃”食品,就是将食品压成一小块,一口可以吃一块;
第三种是复水食品,它是一些冷冻干燥的食品,加水软化就可以吃了。
20世纪70年代
在70年代,航天飞船中配备的航天食品达到了“小康水平”。
20世纪80年代
航天飞机中安装了更为适用的“太空厨房”。
21世纪
2005年空间站航天员配备了更加科学营养能量的食品。
中国载人航天任务“航天食品”的变迁史
我国的航天食品从1968年开始进行先期研究,航天食品经过多次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的分析,以及航天专家和航天员们的品尝、打分、评议。在营养结构上更适应航天员的工作性质,营养需求。在食品质量标准上,更保证了太空食品质量及安全可靠,以免航天员食用后出现问题。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食品与营养研究室从神五开始,就不断研制并改进航天食品。为航天员在特定的环境提供足够和完善的科学营养,如每天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等,并保证含有钙、磷、镁、钾等主要无机元素,还要含有铁、锌、硒、碘等微量元素,以及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E)和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C等)。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