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表现特征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表现特征

来源:爱站旅游

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表现特征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故名为消化性溃疡;因为发生的部位多在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除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外,少数可发生在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美克尔憩室等处。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疾患,遗传、地理环境、精神、饮食及药物等因素均与此有关。属中医"胃痛"、"呕吐"等范畴。

【临床表现】

长期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可伴泛酸、流涎、恶心、呕吐、嗳气等,还可并发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等。溃疡活动期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溃疡相应部位的皮肤可有疼痛性敏感区。胃溃疡的压痛位置偏中,一般在剑突下;十二指肠溃疡常在腹部偏右。少数患者于背部6~12胸椎棘突附近有压痛。

【诊断】

1.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具有典型周期性及节律性,进食或服用碱性药物能得到缓解,可初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

2.确定诊断则需通过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内窥镜检查。

3.本病需注意和胃癌、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胆石症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1)一般治疗:溃疡活动期宜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平时亦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易于消化和注意营养,避免刺激性饮食。溃疡活动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随着症状改善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药物治疗:主要是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合理选择制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胆碱能药物及H2受体阻滞剂。制酸药物常用氢氧化铝凝胶10ml,每日3次,或碳酸钙0.6~1.2g,每日3次,或三矽酸美0.6g,每日3次。抗胆碱能药物可用阿托品0.3mg,每日3次,或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或胃疡平1~2mg,每日3次。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常用量为200mg,每日3次,每晚临睡加服400mg。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1次20mg,1日1-2次。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Ig,每日3次,饭后2~3小时服用。

(3)抗生素:抑制甚至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本病可选用:如庆大霉素4万u,口服,每日3次(三餐前1小时),10天为疗程,共3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痢特灵0.2g,口服;每日3次,服7天,后改为每次0.1g,每日3次,服7天,2周为1疗程。

(4)手术治疗:若出现溃疡病合并出血、急性穿孔和幽门梗阻者;可疑为恶性或复发性胃溃疡;顽固性的溃疡,如穿透性或多发性溃疡,以及术后复发性溃疡,可考虑手术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肝胃气滞: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因嗳气或矢气则舒,善怒而太息,胸闷食少,泛吐酸水,口苦眩晕,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理气行滞,疏肝和胃。方药:柴胡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白芍药10克,川芎6克、制香附6克、川楝子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元胡6克。中成药:气滞胃痛冲剂。

(2)肝胃热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食人痛无明显缓解,或食少易痛,口苦而干,喜冷饮,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治法:清胃泄热,舒肝理气。方药: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夏枯草10克、青皮10克、浙贝母10克、白芍药10克、黄连6克、蒲公英12克、郁金10克、吴茱萸3克、川楝子10克。中成药:加味左金丸。

(3)淤血阻络:胃痛如刺如割,痛处不移,有呕血或黑便史,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治法:活血化淤,通络和胃。方药:丹参10克、当归10克、白芍药10克、五灵脂6克、延胡索6克、制乳香3克、檀香3克、制没药3克、血竭5克、砂仁3克。中成药:云南白药。

(4)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空腹痛重,得食痛减,食后腹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呕吐清涎,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方药:炙黄芪12克、人参5克、白术10克、桂枝9克、白芍10克、炮干姜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中成药:虚寒胃痛冲剂。

【预防与调养】

注意精神及饮食调理,避免过度紧张与焦虑。饮食宜温软,定时,并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服药要遵医嘱,足疗程。逢天气化,生活节律变化、紧张焦虑,或出现溃疡病症状时,应及时服药,避免复发。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