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且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注射用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等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那么,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有副作用吗?
其实,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注射用重组链激酶也不例外。
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寒颤、恶心呕吐、肩背痛、过敏性皮疹;注射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滴注时可发生低血压,如血压下降应减慢滴注速度;过敏性休克罕见。轻度过敏反应不必中断治疗,重度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静滴。过敏反应可用抗组织胺药物或激素处理。
2.偶见患者有出血,穿刺部位出血,皮肤瘀斑,胃肠道,泌尿道或呼吸道出血;重组链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时,脑出血的发生率为0.1-0.3%。大出血时可用6-氨基己酸,输新鲜血浆或全血。
3.其他反应,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时可出现再灌注心率失常,偶见缓慢心率失常、加速性室性自搏性心率、室性早搏或室颤等;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黄疸及GPT升高;溶栓后可发生继发性栓塞,如肺栓塞、脑栓塞或胆固醇栓塞等。
一般来说,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是处方药,同时也是注射剂型,必须有医生的处方,严格在临床医生指导下使用,因此,在医院如果发生上述的副作用时,在医务人员的检测下是能够及时纠正,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患者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