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不会判刑,包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除刑罚、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责。
法律分析
不追究刑事责任不是判刑,以下情形不会判刑: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刑事责任的认定与刑罚的适用方式
刑事责任的认定与刑罚的适用方式是刑事司法领域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刑事责任的认定是指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来确定被告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过程。刑罚的适用方式则是指法院在认定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后,根据法律规定和案情特点,确定适用何种刑罚的方式。刑事责任的认定与刑罚的适用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认定刑事责任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刑罚的适用公正性和合理性。合理的刑罚适用方式能够维护社会公正,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刑事司法机关在认定刑事责任和适用刑罚时应当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刑事责任与刑罚之间的关系合理、公正、平衡。
结语
在刑事司法领域中,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些情节轻微、危害不大或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案件,法律规定不会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特赦令、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等情况也不会判刑。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方式应当严格依法进行,以确保公正、合理、平衡的刑事司法。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