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时效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一年内有效;劳动报酬争议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限制,终止后受一年限制;一年时效可中断或中止;不服仲裁裁决可提起诉讼或申请撤销裁决。
法律分析
一年。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一年时效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之后,要受到一年的限制;
(3)一年的时效会因为劳动者主张权利或用人单位同意履行而中断;也会因为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事由而中止;
(4)双方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用人单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诉讼的时效期限如何计算?
劳动仲裁诉讼的时效期限计算方法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诉讼的时效期限为一年。具体计算方式是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算,至劳动争议调解申请或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之日止。若超过一年,将被视为逾期申请,可能会影响申请人的权益。因此,申请人应尽早提出劳动争议调解申请或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以确保时效期限内的合法权益。请注意,时效期限的计算可能会受到特殊情况或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建议在具体情况下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结语
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具体计算方法是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算,至劳动争议调解或仲裁申请之日止。超过一年将被视为逾期申请,可能影响申请人的权益。申请人应尽早提出申请,确保时效期限内的合法权益。请注意,时效期限的计算可能受特殊情况或法律法规的影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