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了年休假的计算和享受时间。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是员工享受年休假的标志,工作年限是根据员工累计的工作年限计算,包括不同单位的工作时间。根据工龄不同,年休假天数为5天、10天或15天。如果劳动合同或单位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高于标准,应按约定给予员工。年休假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保护劳动者权益。工作年限和年休假有直接关联,满一年以上才享受年休假,大约为5天。
法律分析
一、年休假规定天数工作年年限怎么计算?
年休假规定天数工作年年限按照实际工作年限来进行计算,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员工如果连续工作满十二个月以上的,享受年休假。”即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是员工享受年休假的一个重大标志。
年休假工作年限的计算,它是根据员工累计的工作年限为基础。即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计计算,而不是仅计算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如员工在参加工作之前(间)服兵役、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计划经济时期转正前在转正单位的临时工工龄等均与参加工作后的工作年限综合累计计算。
二、如何确定享受年休假的时间
享受年休假时间的基本规定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年限已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已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已满二十年的,年休假十五天。”其中“工龄不满十年”不包括工龄已满十年的情况,是指工龄已满一年以上,九年以下(包括九年)的,享受五天的年休假。其中“工龄已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同样不包括工龄已满二十年的情况,是指工龄已满十年(包括十年)以上,十九年以下(包括十九年)的,享受十天的年休假。
如果双方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集体合同或者用人单位相关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高于上述标准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规定给予员工年休假。
年休假争议是劳动争议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很多企业没有安排劳动者在职期间休年假,也未能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而劳动者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往往也敢怒不敢言。如果劳动者就年休假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了纠纷,其实此时可以通过一些法律途径来解决的,这样也能够比较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当代的中国,年休假和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是有直接的关联性的,比如说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只工作了12个月以下,那么此时是不享受年休假的,只有满一年以上才享受年休假,并且年休假大概是在5天左右。
结语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年休假的天数和工作年限有直接关联。工作年限满一年以上的员工才能享受年休假,具体天数如下:工龄不满10年的享受5天年休假,工龄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10天年休假,工龄已满20年的享受15天年休假。如果劳动合同或相关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高于标准,应按约定或规定给予员工。年休假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年限和年休假有直接关联,满一年以上才享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七十一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