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交通事故的刑事责任问题以及如何避免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不一定构成犯罪,但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当事人违反交通规则,二是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发生交通事故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包括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为了避免交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的刑事责任问题
交通事故不一定会构成犯罪,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当事人违反交通规则,二是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发生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三、如何避免交通事故
1、马上停车。在汽车运行安全的情况下马上停车,关掉引擎(以免汽车起火)并打开紧急灯让其闪亮;立即记下对方车的牌号(车上应随时备有笔和纸,甚至照相机),以防对方在出交通事故后开车跑掉。
2、发出警示。保护好现场;向其他车辆发出警告,亮起危险警告灯;在路上摆放三角形警告牌;如有需要,再用其他方式示警。
3、估计情况。迅速估计现场情况,事故涉及多少人?受伤人员数量及状况?涉及多少辆车?漏出的燃油是否会着火?现场是否有人受过急救训练?
4、护理伤者。切勿移动受伤者,除非伤者面临危险(如着火、有毒物体渗漏),因为您的移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伤者仍在呼吸,且流血不多,则旁人不可做任何事情,除非确实懂得怎样护理伤者;不可给伤者喂任何食物或饮料。
5、防止危险。关掉所有肇事车辆的发动机;禁止吸烟;当心其他易燃物品;尽可能防止燃油泄露;当心危险物品,慎防危险性液体、尘埃及气体积聚。
6、折叠马上求救。需要求救时,派人去求救或使用身边的移动电话,在高速公路上可使用定点的路边的求救电话。求救时详细说明发生意外的地点及人员伤亡情况。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构成哪些罪呢?
首先,如果交通事故中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具体罪名包括:
1. 交通肇事罪: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2.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3. 行人被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或者非机动车驾驶人侵犯导致死亡或者受伤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4.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受损失的,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
5. 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另外,如果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人构成轻伤以上,则可以依法得到相应的赔偿。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受害人人身损害赔偿金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残疾赔偿金最高额为417,000元。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并且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在记录事故情况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不立即撤离现场或者不听交通指挥,影响交通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给予2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结语
交通事故的刑事责任问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当事人违反交通规则,二是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同时,《刑法》也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做出了规定。为了避免交通事故,我们应该马上停车,发出警示,估计情况,护理伤者,防止危险,折叠马上求救。发生交通事故时,当事人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