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来源:爱站旅游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项目名称: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的电阻表达式为: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作用时,将伸长,横截面积相应减小,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故引起电阻值变化。对式(1)全微分,并用相对变化量来表示,则有:

式中的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用表示,常用单位(1=1_)。若径向应变为,电阻丝的纵向伸长和横向收缩的关系用泊松比表示为,因为=2(),则(2)式可以写成:

式(3)为“应变效应”的表达式。称金属电阻的灵敏系数,从式(3)可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1+),它是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另一个是,是材料的电阻率随应变引起的(称“压阻效应”)。对于金属材料而言,以前者为主,则,对半导体,值主要是由电阻率相对变化所决定。实验也表明,在金属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相对变化与轴向应变成比例。通常金属丝的灵敏系数=2左右。

用应变片测量受力时,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对象表面上。在外力作用下,被测对象表面产生微小机械变形时,应变片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根据(3)式,可以得到被测对象的应变值,而根据应力应变关系:

式中σ——测试的应力;

E——材料弹性模量。

可以测得应力值σ。通过弹性敏感元件,将位移、力、力矩、加速度、压力等物理量转换为应变,因此可以用应变片测量上述各量,从而做成各种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可分为金属丝式应变片,金属箔式应变片,金属薄膜应变片。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仪表中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片的安装位置如图1-1所示,应变式传感器已装在传感器实验箱(一)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2、R3、R4,可用万用表测量R1=R2=R3=R4=350Ω。

图1-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把直流稳压电源接入“传感器调理电路”实验挂箱,检查无误后,开启实验台面板上的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Rw3使之大致位于中间位置(Rw3为10圈电位器),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Uo2接直流电压表,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关闭直流稳压电源开关。(注意:当Rw3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图1-2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3.按图1-2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模块内已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5V,如图1-2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砝码盘上放置一只砝码,待直流电压表数值显示稳定后,读取数显值,以后每次增加一个砝码并读取相应的测量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表1-1单臂电桥输出电压与所加负载重量值

重量(g)204XXXX0100XXXX160XXXX0200

电压(mv)48141XXXXXXX

5.根据表1-1计算系统灵敏度(输出电压的变化量,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δf1=Δm/yFS_100%式中(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为输出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

解:S=200/47=4.225δf1=Δm/yFS_100%=2/200_100%=1%

五、思考题

1.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答:应选用正应变片。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出单臂电桥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从理论上分析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

答: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电阻变化率△R/R不可能完全成线性增加。

实验一项目名称: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四、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五、基本原理

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的电阻表达式为: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作用时,将伸长,横截面积相应减小,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故引起电阻值变化。对式(1)全微分,并用相对变化量来表示,则有:

式中的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用表示,常用单位(1=1_)。若径向应变为,电阻丝的纵向伸长和横向收缩的关系用泊松比表示为,因为=2(),则(2)式可以写成:

式(3)为“应变效应”的表达式。称金属电阻的灵敏系数,从式(3)可见,受两个因素

影响,一个是(1+),它是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另一个是,是材料的电阻率随应变引起的(称“压阻效应”)。对于金属材料而言,以前者为主,则,对半导体,值主要是由电阻率相对变化所决定。实验也表明,在金属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相对变化与轴向应变成比例。通常金属丝的灵敏系数=2左右。

用应变片测量受力时,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对象表面上。在外力作用下,被测对象表面产生微小机械变形时,应变片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相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根据(3)式,可以得到被测对象的应变值,而根据应力应变关系:

式中σ——测试的应力;

E——材料弹性模量。

可以测得应力值σ。通过弹性敏感元件,将位移、力、力矩、加速度、压力等物理量转换为应变,因此可以用应变片测量上述各量,从而做成各种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可分为金属丝式应变片,金属箔式应变片,金属薄膜应变片。

六、需用器件与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仪表中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应变片的安装位置如图1-1所示,应变式传感器已装在传感器实验箱(一)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的左上方的R1、R2、R3、R4,可用万用表测量R1=R2=R3=R4=350Ω。

图1-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把直流稳压电源接入“传感器调理电路”实验挂箱,检查无误后,开启实验台面板上的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Rw3使之大致位于中间位置(Rw3为10圈电位器),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Uo2接直流电压表,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关闭直流稳压电源开关。(注意:当Rw3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图1-2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3.按图1-2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模块内已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5V,如图1-2所示。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砝码盘上放置一只砝码,待直流电压表数值显示稳定后,读取数显值,以后每次增加一个砝码并读取相应的测量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

五、思考题

1.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答:应选用正应变片。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明显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表3-1全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重量(g)204XXXX0100XXXX160XXXX0200

电压(mv)163XXXXXXXXXXX2158

全桥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图3-1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思考题

1.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图3-2应变式传感器受拉时传感器周面展开图

答: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何利用这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答:将这两组应变片分别按照两个不同的方向贴在棒材上面就可以了,然侯利用不同的两组测量值就可以组成一个全桥电路,进而获得测量结果,无需再引入外界电阻。

实验二项目名称: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二、基本原理

电子秤实验原理与实验三相同,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二)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实验一中的步骤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3-1全桥接线,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200V或-0.200V。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w1(零位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000V。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就可以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5.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填入下表4-1。

表4-1电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重量(g)204XXXX0100XXXX160XXXX0200

电压(mv)204XXXX0100XXXX160XXXX0200

6.根据上表,计算误差与非线性误差。

误差:0%非线性误差:0%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实验数据,绘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分析什么因素会导致电子秤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环境因素和实验器材的校正不准会导致非线性误差增大。通过多次校正,调节变位器可消除或减少误差。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可增加相形放大电路。

实验二项目名称: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二、基本原理

电子秤实验原理与实验三相同,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二)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实验一中的步骤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3-1全桥接线,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200V或-0.200V。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w1(零位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000V。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就可以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思考题

分析什么因素会导致电子秤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环境因素和实验器材的校正不准会导致非线性误差增大。通过多次校正,调节变位器可消除或减少误差。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可增加相形放大电路。

实验三项目名称: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明显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图3-1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实验十一项目名称:霍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效应表达式:UH=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霍转速传感器及转动源已经安装于传感器实验箱(二)上,其中霍转速传感器位于转动源的右边。

2.将+5V直流源加于霍转速传感器的电源端。

3.将霍转速传感器的输出接入信号发生器的测频端,在信号发生器的面板上按下外测按钮和滤波按钮。

4.将面板上的直流稳压电源调节到5V,接入传感器实验箱(二)上的转动电源端。

5.调节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使转盘的速度发生变化,观察频率计的频率变化。

电压(V)567XXXX1112

频率(HZ)456179XXXX361XXXX8174

6.调节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使转盘的转速发生变化,把界面切换到示波器状态,观察传感器输出波形的变化。

电压越大,转速越大,波形越窄。

五、注意事项

1.转动源的正负输入端不能接反,否则可能击穿电机里面的晶体管。

2.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不可超过24V,否则容易烧毁电机。

3.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不可低于2V,否则由于电机转矩不够大,不能带动转盘,长时间也可能烧坏电机。

六、思考题

根据上面实验观察到的波形,分析为什么方波的高电平比低电平要宽。

答:因为转盘上的磁钢所占的比例小。

实验十一项目名称:霍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效应表达式:UH=KH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霍转速传感器及转动源已经安装于传感器实验箱(二)上,其中霍转速传感器位于转动源的右边。

2.将+5V直流源加于霍转速传感器的电源端。

3.将霍转速传感器的输出接入信号发生器的测频端,在信号发生器的面板上按下外测按钮和滤波按钮。

4.将面板上的直流稳压电源调节到5V,接入传感器实验箱(二)上的转动电源端。

5.调节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使转盘的速度发生变化,观察频率计的频率变化。

6.调节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使转盘的转速发生变化,把界面切换到示波器状态,观察传感器输出波形的变化。

电压越大,转速越大,波形越窄。

五、注意事项

1.转动源的正负输入端不能接反,否则可能击穿电机里面的晶体管。

2.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不可超过24V,否则容易烧毁电机。

3.转动源的输入电压不可低于2V,否则由于电机转矩不够大,不能带动转盘,长时间也可能烧坏电机。

六、思考题

根据上面实验观察到的波形,分析为什么方波的高电平比低电平要宽。

答:因为转盘上的磁钢所占的比例小。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