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桥》评课稿集锦

《桥》评课稿集锦

来源:爱站旅游

  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参与听课,评课的全过程。整个流程下来,我感受颇多,由于自身是教高年段的,所以对于叶老师的课,有了更多的领悟与反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堂课就像叶老师本人的性格那样——利索有力,荡气回肠。

  一、人物形象体会“利索有力”

  《桥》这篇课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叶老师在教学情节的设计上,删枝剪叶,非常利索地抓住了老汉这一形象进行重点体验。

  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等句子地复习与深入研讨,体会洪水的凶猛,从而反衬出老汉的沉稳,冷静。

  紧接着,再通过对老汉“父亲和党员”的双重身份的矛盾的解读,体会老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高风亮节的品质。在这里,叶老师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抓出重点词句来研读。如用补充空白的方式填写“老汉的_______像一座山”,学生回答得非常精彩——“老汉的威严像一座山”“老汉的形象像一座山”等等,在训练语言的基础上感悟到了老汉的高大形象;再如用抓重点字的方式,出示“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叶老师让学生说说老汉这一“揪”,不仅“揪”出了小伙子,还“揪”出了什么。学生被“揪”字紧紧抓牢,感悟出了老汉的这一动作包含着他的高风亮节与果决等等。此外,叶老师还通过让学生练习朗读“你还算是党员吗?”因为儿子在老汉心中,不仅仅是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老汉此时此刻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接着让学生练读“少废话,快走!”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学生在两句话的对比下,很自然地感悟出了老汉的矛盾心理,再次深刻地体会到老汉高尚品质。

  最后,叶老师有特色地出示了一首诗,一首歌颂老汉的诗。这首诗的出现恰倒好处,浓缩并升华了学生们的情感,也让课堂落下了非常诗意的帷幕。

  整堂课重点放在体会老汉的品质,感受老汉的情感。

  二、情感体验“荡气回肠”

  叶老师设计的这节课,科学地运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在课前活动中,播放山洪爆发的视频短片,让学生重温第一课时的情感,铺垫第二课时的学习。在课堂的研读中,气氛异常紧张时,叶老师选用节奏急速的曲子来烘托。在课堂的尾声中,则选用哀伤,悲凉的曲子。从山崩地裂到紧张急促再到哀宛抒情,最后以一首诗结尾。学生的情感也跟着跌宕起伏,最后归于哀伤惋惜。

  总得来说,这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不仅包括叶老师这节课出现的闪光点,也包括叶老师身上出现的新教师共同有的不足之处。这些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比如教师的课堂语言该如何引导学生。在研读“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中的“揪”时,叶老师提问老汉“揪”出得不仅是小伙子,还是什么。虽然叶老师原本预设学生去体会出老汉“揪”出了党员的高风亮节,“揪”出了老汉的果断等,可是这个提问显得很含糊,让学生发生歧义。所以才有个别学生误会了,回答与此相偏离。这是教学对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要精练,提问要明确的要求。另外课堂上的语言还包括评价语对学生的引导。新教师缺乏经验,难免出现评价语贫乏,所以我们以后应该向优秀的教师多学习这方面的东西。

  对于评课,我也是刚起步,外行的很。只发表了浅薄的观点,希望能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