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过硬、教学技能全面、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为我校教师成为具有持续自主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特制定如下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基于教育局课程改革要点,依托继续教育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托教研解决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课堂教学特色,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目标
通过校本培训,全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的培训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教师的能力:
1.开展校本教研,增强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摩+反思性讲座+参与式课堂讨论+领导评价”的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和层次。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阅读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概念素养,增强教师的标准知识,培养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通过与科研训练相融合的研修活动,可以强化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的氛围,从而提高教研的有效性、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控制能力、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培养对象
全校所有在职教师都要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四、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策略,强化行政职能,负责实施操作性决策管理。
五、制度管理及具体措施。
1、制定校本培训工作方案,实施全员培训。
2.教师制定校本研修个人计划,完善教学管理,将校本教研培训管理纳入《教学管理常规》,扩大常规教学管理范围,加强制度管理。
3.建立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制定评价规则,量化评价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表现和成果,实施评价激励策略。
不及物动词培训内容
(1)专题培训:学习国家课改专家李炳亭教授的互动问答,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武昌市教育局20xx课程改革要点和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听取他人意见,激发教师自我提升意识。
(2)课改培训:根据我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优化集体备课。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注重从学科体系的角度备课,在深入准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的分析,做好学生准备,准备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关注共同的教学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指导。
(3)教育能力和教学行为的培养: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巩固和拓宽专业基础知识,使全体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围绕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和研究价值组织研究性课程,并围绕某一课题,在参与、体验和反思中总结经验,转变教育观念,并利用区域教研的有利条件开展互动学习另一方面,我校选派部分教师参与区域教研活动,经常组织教师听课观摩,搭建课堂教学研讨平台。通过讨论和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理解,促进自己的提高,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
(4)骨干教师培训:内部挖潜,选拔我校人才,引用我校“名师”。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我校教师,要充分发挥我校教学骨干和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将为学术带头人安排示范课和研讨会。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示范和剖析案例,另一方面加大对骨干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的培训力度。
(5)教育科研能力和科技知识培训
加大教研能力培养力度,以学科实验为载体,以“小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开展教育研究,培养基础理论和方法,指导教师有效开展学科实验,将教学改革研究与学科实验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师科研素质。从学校创建科技特色的需要出发,要增加全体教师的科技兴趣、基本科技知识和一定的科技活动指导能力,形成学校特色
(6)网络平台培训:组织教师借助多媒体、班班通等现代信息技术,观看课程改革、教学、师德等警示视频。继续发挥网络资源作用,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上的虚拟教研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实验教师取得联系,从而向先进学校学习。拓宽校本教研渠道,丰富教研内容,使教研活动更加有效。45岁以下的老师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结一些感受或者从各种渠道学习一些感受,在网络论坛上发布,每学期不少于四五篇帖子。
总之,我校将通过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校本研修活动和形式,推动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师德修养不断升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师交流合作研究氛围,形成自主学习、动态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塑造学习型教师良好形象,持续推动我校教师专业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