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主题活动总结(3篇)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幼儿园主题活动总结(3篇)

幼儿园主题活动总结

  一学期的时间又在繁忙中悄然度过了,这学期我们仍然围绕《纲要》《指南》的资料,认真学习新教材,边学边研究实施,深入开展研讨,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时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我园师资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因而时常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许多困惑,反映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缺乏,个性是思想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缺乏实践的总结研讨,往往使教学停止不前或前进步子太慢。本学期,《快乐与发展》教材的颁布,使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此本学期根据幼儿园实际存在状况,我园加强了教研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学习活动,重点加大学习新教材和实施新教材力度,改变教研学习方式,每两周进行一次《纲要》的学习和研讨,边学边研,从中领会《纲要》精神,转变教师的课程理念。

  其次,采用参与试学习形式,共同理解细读教材,共同备课,使教师了解教材的不同设计,展示个人的不同风采。另外我们还透过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同的设计方法,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现,然后,大家一齐讨论解决,使方案活动设计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观、更形象,也更适应我园师资队伍薄弱的学习环境。这学期,我们结合校本培训的资料,在对新教材进行解读实施的基础上,又邀请了教研室的专家进行讲课,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新教材,实施新教材。透过多形式的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们已明确自己陈旧观念、自身素质正是主宰着自己的行为障碍,只有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当然,透过学习,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看法和见解,乐意提出各种问题和推荐,使我们在学习中以问题线索,解决当前问题,使教师构成一种边寻边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同伴中解决问题的疑点,从而不断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实践新教材。

  二、继续注重实践尝试逐步适应改革的发展

  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料具有很大灵活性、选取性、。因此,光靠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教师们统一的理解和领会,而目前在实践新教材中,又有许多困难。(如:资料的选取编排,生成资料组织和实施、教师本身的素质等)因此,一日活动除了给予教师选取教材的权力,给予教师必须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外,重点还是让她们进行实践的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另外,加强群众交流,班组交流时间,尝试过程中谁有新的、好的经验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比如:观察记录方法、个案分析、随笔等,都能够挂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在尝试课程中,不断地去领会《纲要》的精神。透过实践操作体会,本学期教师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中主动参与性较好,教学活动过程设计能思考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师的主题教育活动“手套”、“秋天的水果”等,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活动以游戏为主,动静交替,活动环节很自然,且整合资料很贴切,活动中充分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孩子探索*较高。虽说问题存在还很多,但我们相信,透过不断地实践尝试,教研的氛围会越来越浓。

幼儿园主题活动总结

  《我的幼儿园》是幼儿走进幼儿园的第一个课程。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要进入集体生活,要学习与同伴交往,要跟同伴一起活动,要开始他们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如何帮助幼儿尽快地熟悉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进而喜欢幼儿园呢?这是我们小班老师的首要任务。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等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感受幼儿园的人、事、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通过游戏和活动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学习了解一日生活的基本规则;通过与同伴的亲密接触来探索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学习和他人交往和沟通。通过四周的主题活动的实施有以下几点反思:

  1、生活方面:通过四周的集体生活,大部分幼儿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学会了自己上厕、喝水、洗手,知道喝水用自己标记的杯子,檫手用自己标记的毛巾。午睡时能找到自己标记的小床,大部分会脱外衣、外裤睡觉,部分幼儿学会了穿外衣外裤和鞋子。大部分幼儿已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知道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并学会了拿勺子,吃完后会把自己的餐具收拾好并分类规放。

  但也有部分幼儿不会拿勺、吃饭较慢和挑食的现象,个别幼儿不会穿脱衣裤,上厕有困难,如:可意、欣语。

  2、认知方面:

  大部分幼儿已经能用普通话交流,能跟着老师大声的念儿歌,愿意倾听故事,并能初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和人物,愿意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乐意参与集体活动,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玩具,和小朋友一起做运动,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会跟着音乐开火车,并找到自己做操的位置和点跟着音乐有序的做操。喜欢做音乐游戏,愿意和同伴一起愉快的唱歌表演并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初步认识了颜色,并对玩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尝试用手印做了创意图案,手指点画。学习制作了手工小鸟,学会了正确使用粘合材料。

  但大部分幼儿倾听习惯较差,喜欢插嘴,不举手等现象,个别幼儿不肯说不愿说如:张天一、可意。还有个别幼儿喜欢捣蛋,游戏时穿来穿去,故意去撞到别的幼儿,绘画手工时有意拉破手工纸和绘画纸。这些不良习惯还有待于今后我们老师的帮助和教育。

  3、不足之处:

  可能由于太关注孩子生活方面的细节,对幼儿身体动作方面有所忽视,如:滚、爬、走等方面的活动和游戏还渗透的不够。

  本主题的主题栏内容还不够丰富,表现的形式还不是很多,较单一。

幼儿园主题活动总结

  我们班幼儿通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相对性地得到了提升。本月我们开展的区域有:美工区、图书角、表演区、建构区、小超市等。在各个区域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

  在材料的准备上,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小超市里的饮料瓶、各种各样的盒子、都是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瓶子在里面种植各种种子、花卉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想象、把废旧瓶子装扮地很有创意。幼儿对自己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投放以后,都纷纷参与到其中。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同时我们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

  1.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材料单一,幼儿活动时兴趣不高,积极进去工作的幼儿不多。2.和同伴合作性不是很强,活动中幼儿对于美工区、建构区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这几个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但体现不出合作行为。3.区域材料更换不是很及时,因此幼儿在区域工作的持续情况不好,部分幼儿不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4.区域活动的正确指引有时不到位,也就是幼儿在区域工作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老师的引导欠缺。

  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真正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将角色转向幼儿的合作者及引导者。其次,在幼儿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当前已有的经验,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来要求孩子。注重幼儿能力差异,安排适当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做到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的才有它的真正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