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都的词语有:拔节,喜都都,古都都。
拔都的词语有:都都摸摸,汩都都,拔贡。2:简体是、拔都。3:注音是、ㄅㄚˊㄉㄡ。4:拼音是、bá dōu。5:繁体是、拔都。6:结构是、拔(左右结构)都(左右结构)。
关于拔都的成语
鸿都买第 都中纸贵 都俞吁咈 都鄙有章 冥漠之都 清都紫微 清都绛阙 吁咈都俞 都头异姓 通邑大都
关于拔都的造句
1、不一定,南蛮小儿嚣张无比,拔都王子赍恨至今,且今非昔比,岂会惧怕于我……
2、拖雷妃唆鲁禾帖尼,还道贵由汗与拔都有隙,久停西域,必有他图,遂遣心腹密告拔都,令他善自为备。
3、在这次变故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拔都。
4、成吉思汗曾赐予拔都一脉西方新占领土地的宗主权。
5、那箭头就是长矛,本来是射马、射城垛子的,这次拿来射辽军主帅萧挞凛,钉地下拔都拔不出来。等于一开战辽国的主帅就战死了,变成了大地标本。
关于拔都的诗词
《拔都·铁骑行欧陆》
拔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亦作'拔突'。2.蒙古语。意为勇士。基础解释:亦作/'拔突/'。蒙古语。意为勇士。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拔突”。蒙古语。意为勇士。引元虞集《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宪宗皇帝尝赐名曰拔突。拔突者,国语勇敢无敌之名也。”《元史·张拔都传》:“﹝拔都﹞流矢中颊不少却。帝闻而壮之,赐名拔都。”综合释义:亦作“拔突”。蒙古语。意为勇士。元虞集《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宪宗皇帝尝赐名曰拔突。拔突者,国语勇敢无敌之名也。”《元史·张拔都传》:“﹝拔都﹞流矢中颊不少却。帝闻而壮之,赐名拔都。”人名。(公元1209~1256)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太宗时率师西征,平钦察、俄罗斯,进攻波兰、匈牙利,欧人震惊。时值太宗崩逝,遂返京师。在窝瓦河设营,以统治俄境,袭封咸海之地,世称为「金帐汗」。勇敢、勇士。译自蒙古语。《元史.卷一二三.赵阿哥潘传》:「阿哥潘率壮士逆战,手杀数十百人,坚遂引去。明日陛见,帝喜曰:『有臣如此,朕复何忧?』赐黄金五十两,名曰『拔都』。」也作「拔突」、「霸突」。汉语大词典:亦作“拔突”。蒙古语。意为勇士。元虞集《淮阳献武王庙堂之碑》:“宪宗皇帝尝赐名曰拔突。拔突者,国语勇敢无敌之名也。”《元史·张拔都传》:“﹝拔都﹞流矢中颊不少却。帝闻而壮之,赐名拔都。”国语辞典:人名。(西元1209~1256)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太宗时率师西征,平钦察、俄罗斯,进攻波兰、匈牙利,欧人震惊。时值太宗崩逝,遂返京师。在窝瓦河设营,以统治俄境,袭封咸海之地,世称为「金帐汗」。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1209~1256)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太宗时率师西征,平钦察、俄罗斯,进攻波兰、匈牙利,欧人震惊。时值太宗崩逝,遂返京师。在窝瓦河设营,以统治俄境,袭封咸海之地,世称为「金帐汗」。勇敢、勇士。译自蒙古语。《元史.卷一二三.赵阿哥潘传》:「阿哥潘率壮士逆战,手杀数十百人,坚遂引去。明日陛见,帝喜曰:『有臣如此,朕复何忧?』赐黄金五十两,名曰『拔都』。」也作「拔突」、「霸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