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服中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临床观察

内服中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临床观察

来源:爱站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4卷第2期 Vo1.14 No.2 中 医 药 导 报 Cuiding Journal of TCM 2008年4月 April.2008 内服中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临床观察 夏德纯 (衡阳县洪市镇中心卫生院,湖南衡阳421236) [摘要】目的:观察内服中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7l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组36例采用内服中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lO d为l疗程,观察6个疗程。结果:显效率与总有效率 治疗组分别为52,8%、91.7%;对照组分别为34-3%、8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采用内服中药结合保留 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1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951X(2008)04—0024—02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是一种原 因不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直肠与结肠黏膜层的非特 异性炎症性病变。本病病程缠绵,经久难愈,且易复 发。西医对本病目前尚无根治疗法。笔者采用自拟方 以中药保留灌肠并内服中药治疗本病36例取得了满 意疗效,并与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5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上皮变化。(4)钡灌肠所见:A.黏膜粗乱及/或有细颗 粒改变;B.多发性浅龛影或水的充盈缺损;C.肠管缩 短,结肠袋消失可呈管状。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 查有A~c之中1项及及/或黏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 以诊断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及钡灌肠有A~c中1项者 可以诊断。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共观察71例患者均为我院2001年4 符合西药诊断标准者纳入 观察对象。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局部狭 窄、肠梗阻、肠穿孔、直肠息肉、中毒性结肠扩张、结 1.1一般资料月~2007年3月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 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55岁, 肠癌、直肠癌及肛门疾病患者。(2)妊娠或正准备妊 平均(45±5.5)岁;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2年,平 均(6±1.5)年。对照组35例中,男2O例,女15例;年龄 最小者19岁,最大者56岁,平均(46±5.8)岁;病程最 短者7个月,最长者13年,平均(6.5:e1.8)年。两组性 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3)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 过敏者;(4)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 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自拟方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 基本方药:黄芪20 g党参15 g 地榆i0 g槐花10 g生蒲黄12 g 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 有可比性。 2,1.1 内服中药5 木香6 白术12 g苍术15 g茯苓12 g白芍15 g黄连 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 (布包)马齿苋15 g白及i0 g丹参15 g甘草 1.2诊断标准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标准【lj。(1)临床表现:持续性或 反复性发作性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症 状,少数患者只有便秘或无血便。(2)结肠镜检查所 见:A.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 6g。临证加减:脾肾阳虚较甚者加附子10g、肉桂3g; 肝气郁结者加柴胡10g、郁金10g;兼湿热重者加蒲公 英、白头翁12g;腹胀甚者加枳壳10g、厚朴10g;呃逆 从直肠开始,呈弥漫性分布;B.黏膜粗糙呈细颗粒 状,黏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血性分泌物; c.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3)黏膜 者加法夏10g;里急后重明显者加木香10g、槟榔10g。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2.1.2中药保留灌肠方药组成:生蒲黄15 g(布 包)地榆20 g黄连10 g黄芩15 g蒲公英20 g 败酱草15 g白及10 g黄柏12 g。(下转第36页)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呈炎症性变化,同时常可见糜 烂、溃疡、陷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4卷第2期 Vo1.14 No.2 中 医 药 导 报 Cuiding Journal of TCM 2008年4月 April.2008 4讨 究证明l3】:川乌、草乌含乌头碱,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腰肌劳损属于中医“痹证”、“腰痛”等范畴,其 独活内含香豆素,抗炎活性抑制率比消炎痛的作用 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外受风寒湿邪侵袭,导致腰 还强,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的作用相当;威灵仙含白 部络脉不通,肌肉筋脉失于濡养,瘀血、痰湿、寒邪 头翁素,有镇痛作用:牛膝内含三萜皂苷,有消炎镇 论 痹阻肾络而成,日久出现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内 痛作用,能激活小鼠巨嗜细胞系统,改善微循环,促 经》日:“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故慢性 进炎症病变的吸收等;红花含红花醌苷,其醇或水提 腰痛与肾虚及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阻经络的关系 取物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肿胀,红花黄色素有 最为密切。治疗当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瘀, 镇痛作用。 兼补益肝肾。 腰痛汤中制川乌、制草乌祛风散寒止痛共为君 参考文献: 药;独活祛风湿、止痛,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 【1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jE京:中国医药科 痛,没药、五灵脂行瘀止痛,共为臣药;熟地黄、菟丝 技出版社,1997:145  ., 子、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香附、延胡索行 【2】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_2版.北京:人民 气活血,舒筋活络止痛;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有活 军医出版社,2003:1136 血通经、祛瘀止痛,共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祛风除湿, 【3】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77 散寒止痛,补益肝肾,益气活血之功效。现代药理研 (收稿日期:2008—01—31编辑:湘泉) (上接第24页)将上药加清水500 ml,先泡20 min, 急后重。迄今西医治疗其药物大致分为抑制炎症反 再煎至200 ml;第2煎加清水300 ml,煎至100 ml,两 应药物为柳氮磺胺吡啶及调节免疫反应药物,如硫 液混合,每次取汁150 ml,便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 唑嘌呤。但仅能缓解病情,尚不能使疾病痊愈。 每次保留l—1.5 h。 本病属于中医“泄泻”、“下痢”、“便血”、“肠风”等 2.2对照组 VI服柳氮磺胺吡啶,lg/次,4次/d;症 范畴。其病因外因大多与风、寒、暑、湿、热之邪侵袭和 状缓解后,每次减量为0.5g,4次/d。 饮食不洁等因素有关;内因多与七情郁结,劳倦过度 两组均以10日为l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 d。共观 等有关。其病位虽在结肠,但与脾胃密切相关。本病 察6/i"-疗程统计疗效。 实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脾胃虚弱为本,湿 3疗效观察 热蕴滞为标,气滞血瘀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故其治 3.1疗效标 t】显效(或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 疗当以清肠解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为 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 大法。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自拟中药内服方中,以 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木香、白芍、甘草行 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内形成。无效:临 气缓急止痛;黄连、马齿苋清热解毒;丹参、生蒲黄活 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血祛瘀;槐花、地榆止血止痢;白及祛腐生肌;苍术燥 3.2治疗结果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 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 均有统计学意义(尸l<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腐生肌、行气止痛之功。保留灌肠方药中,以黄连、黄 (见表1) 芩、黄柏、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地榆善治肠风下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血;蒲黄活血化瘀;白及祛腐生肌。以其药液保留灌 肠,使药液直达病所。通过临床观察,采用中药保留 灌肠并内服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 注:组间比较,aP<0.05;bP<0.05 组。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 4讨 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 参考方献: 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l生结肠炎,病变以溃疡为 【l】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2:129—133 主,主要限于结肠黏膜,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 - (收稿日期:2008—02—2O编辑:湘泉) 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