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主教育

民主教育

来源:爱站旅游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米亚拉雷(G.Mialaret)指出:“教育‘民主化’现已成为几乎所有教育革新和教育改革的一项固有的目标。教育‘民主化’是目前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教育民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教育政策。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与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引申。

概言之,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成为民主化教育的主体。 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平等的基础。 机会是包括一组对教育有影响的变量。从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历史演变看,最初只是强调入学机会的均等,或者是初等教育义务的均等;稍后就扩展到受教育的年限、学校类型、课程性质;最后,直至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入学机会、过程条件、结果的均等。教育机会平等的主要要求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最基本的教育,每个人都有相等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结合中国学校教育现状,有许多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资源分配不均这着实是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见案例一。但同时国家也在针对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做出相应政策,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见案例二。要之,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此外,《教育社会学研究》一书中提到,教育民主化是指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和扩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具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主教育。

因此,应当重视个体在教育领域中的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权利,所以“民主教育”是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教育改造成为适合公平和民主原则的教育,它特别包括教育的民主决策和管理、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民主这两个方面。教师不论从班级制度管理还是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相处都应当保持民主平等的关系,否则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更无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见案例三。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民主教育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他的有关民主教育的思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借鉴。详见案例四。

案例一:

西安自达中学附小门口 数百家长为孩子报名冒雨排队

2015年6月23日,西安市金花北路。冒雨排队的家长在领到一张盖有学校印章的票号后,才意味着孩子上学有了眉目。华商报记者赵航 摄

华商报讯(记者景冀)昨日上午11时许,数百位家长冒雨在西安市东郊的自达中学附属小学门口排队,给秋季上小学的孩子报名。

一位来自山西的50多岁男子说:“我是住在这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员,孙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前几天自达中学附属小学门口张贴了一个通知,让符合条件的家长拿着4证给孩子来这里报名登记,时间是3天。我今天不到7点就到这里了,结果前100名的号已经发完了。我一问才知道早上4点多就有人来排队了。到8点多我看又有人在排队,就赶紧来接着排队,排了3个多小时,终于快到我了。”

据自达中学校长邵炳华介绍,按照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的规定,在新城区内共有5个报名点,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适龄孩子进行秋季上学登记。“我们是其中的一个点。所有登记过的家长和孩子的资料都将统一反馈到新城区教育局,然后再由新城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这些孩子到底该到新城区哪个小学报名上学。”

案例二:

2015年04月01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实施目的: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案例三:

老师。请给学生还个“礼”

镜头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见到老师都非常热情,“老师好!”“老师早!”打招呼声此起彼伏。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打招呼、敬礼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镜头二:校门口,值勤的学生看到老师进出,都有礼貌地举手敬礼,齐声问好。老师却目不斜视,昂首走进校园。一位学生面对迎面而来的甲老师,马上敬礼、问好,但甲老师只象征性地点点头,没有一丝笑意;恰巧乙老师经过,甲老师笑容满面地迎上去,互相打招呼,有说有笑。

资料来源:徐洪.老师,请给学生还个“礼”[J].班主任,2006(6):43.

案例四: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所谓民主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从以下四方面人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我不是站在学生对面指挥、命令学生的长官,而是深入学生内心,辅助、帮助、协助他要求学习上进的那部分脑细胞成 长、壮大、扩大范围的服务员。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我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帮助我提高教育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班级既然是大家的,每个人就都要为集体办事。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人,就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做主人的能力。我经常请学生讲语文课,帮助学生备课,让学生学会留作业、批改作业,学会出考试题、评考试卷。学生能做的事,我尽量不做。如:刘月承包教字,陈小闯承包教词,孙玲玲承包改错字,张雪松承包语法,孟欣承包修辞,郑岚岚承包默写,张颖承包文学常识,雷蕾承包课后练习题,宋君承包检查日记,赵平承包检查作业,王磊承包组织考试,张一楠承包补考。教学过程学生都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当主人的实践又强化了学生当主人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广阔,学会用自己的能源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实干、豁达、好学去战 胜自己的消极、悲观、空谈、狭隘、厌学。

(4)决策过程多商量。我没受过专业训练,教书带班的方法大多是同学生商量,是学生帮我出主意想办法。班怎么带,怎么管理,语文学什么,怎么学,课怎么讲,教材怎么处理,怎样留作业,怎样考试,我都和学生商量,我既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教育把人的天性从各种主客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施之以科学之法的细致呵护,以求最终实现人性的自然回归,这就是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模式。可以说,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参考文献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06月第1版,第51页 *傅建明主编,教育原理案例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5,第94页 *董春水编著,魏书生的民主教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 *魏书生著,魏书生与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马和民 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8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