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省级园长培训之论坛材料 谢谢欣赏

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对策建议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和学前班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的错误做法。学前教育“小学化”是“痛苦型教育”,诱发幼儿的厌学倾向,是“拔苗助长型教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小学化”倾向蔓延城乡,日趋严重,正在成为一个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贻害儿童终身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1、教育定位上的“小学化”。诸多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认为,接受学前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获得具备上小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教育目标上的“小学化”。一些地方、一些幼儿园无限拔高幼儿园培养目标,以强调幼小衔接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不适当地提出:入小学前要学会千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一千个汉字、背诵几百个英语单词;在业余时间,还要掌握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技能。一些幼儿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是“出神童”!

3、教育内容上的“小学化”。一是幼儿园学习领域“学科化”,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所规定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演绎为五个学科,强调各个学科的系统性,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设计幼儿园课程:语言领域——学拼音、学识字,从大班、中班、小班统统安排识字学习计划;科学领域——学计算、学科学,不仅学加减法,还要学乘除法;艺术领域——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二是不适当地推行幼儿园课程的“知识化”“技能化”,在幼儿园活动

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

的内容安排上不是主要围绕儿童生活选取主题,而是像小学一样围绕学科课程选取主题;不少幼儿园在中班已开始把活动内容集中在拼音、识字和计算上,大班幼儿不但要求会读写拼音、汉字,还要背会加减法口诀表。三是大量开办幼儿特色班、特长班,如英语班、数学班、书法班、围棋班、体育特长班、音乐特长班、舞蹈特长班、美术特长班,等等。 4、教学活动的“小学化”。一是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单一的集中教学,游戏及其它活动未得到足够重视,对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内容,忽视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二是幼儿学习场所像中小学班级一样按照秧田式安排座位,一排排课桌凳占据了大部空间,幼儿在室内无法开展游戏活动;三是按照小学班级授课制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师以集中讲授为主,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过早地开展以识字为基础的阅读课,幼儿学习无法实现生活化、游戏化。四是像小学一样对幼儿安排大量家庭作业,大多是写字、做算术题等方面的书写作业,老师还会在学生的图画、数学等“作业本”上打分、写评语。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

5、 教育行为规范的“小学化”。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玩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课的准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造成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源自家长的短视行为。

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

不少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应试思想严重。不少家长竟要求教师要将小学一年级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否则不入园。生源危机迫让幼儿园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小学阶段才学习的内容,为盈利,纷纷迎合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超前需求,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以吸引生源。

2、教师观念和专业素质的束缚。农村幼儿园85%是老教师,15%是年轻教师,教师准也结构严重不合理,特别是公立幼儿园,有很多教师是在小学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转岗而来,小学教育模式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重教轻学,重智轻德;多室内教育活动,少室外游戏活动”现象普遍存在

3、过分强调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否定学前教育独立的阶段性教育的地位和性质。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的第十一条又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过分强调学前教育与小学对接,强调幼儿园各个方面服从和服务于小学教育,为小学打基础、做准备。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幼小衔接。这种本末倒置的幼小衔接从根本上否定了学前教育的独立地位和性质,突出了学前教育的附属性、预备性。 三、改进对策与建议

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

针对分析出的上述造成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予以扭转。

第一,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讲,要树立正确的舆论氛围,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监管,对一些错误宣传及时制止,使幼儿园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以看谁教得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得好、办得正规、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竞争的条件。

第二、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研培。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管理规程》为指导,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师的舞蹈、绘画、演讲等专业技能。业务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3、加强幼儿园教材管理。统一管理国家课程及其教材,保证了全国教育的基本水准。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制定《幼儿园国家课程标准》,并对幼儿园教师用教材试行国家审定制度。

谢谢欣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