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学生现状,以普通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以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通过设立学习小组、开展专题讨论和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办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Innovation for Automobil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Course
Tan Bingfa Cui shihai Sun Miaozhong
汽车上70%的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1],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普通高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同专业,同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积极性不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自我约束力不足,仍采用过去的精英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对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普通本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要保证知识内容的系统和全面,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增加一些新颖、实用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 以知识内容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汽车供电系统、起动机、汽油机点火系统、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附属设备、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汽车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汽车局域网络技术、汽车新型电子控制系统等十二个部分。在课程总课时缩减的情况下,在厚基础、宽口径的普通本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1.1.1 教学中以各部分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性为基本内容,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同时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1.1.2 对于故障诊断分析与检测部分内容归入汽车测检与诊断技术课程。
1.1.3 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讲电子控制系统,其他内容归入汽车自动变速器课程。
1.1.4 汽车局域网络技术及新型电子控制系统在课内只作简单介绍,具体内容以讲座的形式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进行讲解。
1.2 根据对知识内容的不同要求,层次化教学内容。高校扩招后,学生生源质量下降,参差不齐,为落实因材施教,对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成三个层次:基本知识层、分析应用层和能力拓展层。
1.2.1 基本知识层,包括各部分的构造、类型、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目的是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有基本了解,掌握基础知识,为将来从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工程专业工作积累基础知识。
1.2.2 分析应用层,在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汽车上的应用实例,进一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例如,现代电控汽油发动机为什么采用电动燃油泵?为什么要控制燃油泵的转速?等等。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 能力拓展层,是以专题加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预设一些专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专题,去查找资料,制作PPT汇报材料,组织交流总结,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3]
2.1 注重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验室,都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2.1.1 课堂教学内容要优化,做好教学设计。以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为原则,以分析应用为突破点,以介绍某一款具体车型为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学的基本内容。例如,要讲解空气供给系统内容时,以大众系列的车型为例,这车型装有时代超人系列的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中装有直动式节气门、线性输出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电器与电子控制元气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该车型、总成和元件的视频、图片或制作的动画,由此展开教学内容,进一步分析在车上的应用。
2.1.2 课堂教学过程要互动,做好充分准备。每次课预先说明下次课要学习
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准备,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问和讨论,进行师生互动,从而约束学生集中思想,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学生要做好记载,记入平时成绩,促使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积极思考问题,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2.2 设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课程教学伊始,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规定3~6人为一组,每组设一组长。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作业质量、上课纪律和出勤情况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横向比较和平时成绩考核,促使学习小组内成员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2.3 组织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的适当时机,某章节或课程内容学习后组织相关教学内容的专题讨论。
2.3.1 提出讨论专题。根据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对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兴趣提出专题内容。例如汽车供电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汽车总线技术的应用、汽车发动机直接点火系统的应用分析等专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专题。
2.3.2 根据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专题,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上互联网等查阅资料,去4S店等现场实际调研,搜集资料,用学习小组集体的力量,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制作成PPT汇报材料。
2.3.3 交流总结。组织全体学生在专业内进行交流总结,同时请专业内相关教师参加。每个小组由一个主汇报人用8~10分钟时间讲解专题内容,要求学生小组说明材料的来源、主要工作过程、新的发现和收获体会,突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对小组成员提问,并对专题内容进行点评。
2.4 实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专业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实验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感官的认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普通高校专业实验设备台套数一般较少,大多是单台套,要合理利用实验设备,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2.4.1 演示性实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演示实验过程制成视频,一方面在课堂上集中播放和讲解,另一方面将视频放到校园网上,供学生自学。同时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通过预约的方式到实验室完成实验。
2.4.2 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实验设备、实验要求,学生2~3人为一组,在规定的时期内与实验室约定具体的实验时间,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实验。
3 考核评价办法的改革
课程考核不仅要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
课程考核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教、学、考”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消除部分学生平时松懈、考前背诵、考试作弊、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促进教风与学风的建设。[4-5]
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改变已往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的考核办法,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畴,使课程考核过程化、经常化,考核方式多元化。结合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评价改为:平时考查(30%)、专题讨论(20%)、口试(20%)、结课考试(30%)。平时考查包括出勤、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口试是试题卡随机抽题当场作答,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结构原理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结课考试采用开卷笔试,全部是分析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根据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的现状,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办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对转变学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文,贾宝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745)12:137~138
[2] 王丽萍.高等教育大众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 175~176
[3] 李娜.高等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3):176
[4] 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25~28
[5] 刘强.本科高等学校学生课程考核多样化研究[J].职业技术,2012,141(5):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