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史稿~杨玉科传》原文及翻译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清史稿~杨玉科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 杨玉科传》

《清史稿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 杨玉科》原文

杨玉科,字云阶,寄籍丽江。其先居湖南善化,既贵,还本籍。同治初,从和耀曾讨回。岑毓英征曲靖,识拔之,命领百人为前锋,积功至守备。四年,署维西协。李祖裕叛,杀把总陈聪。毓英虑生变,檄玉科代之。玉科至,刺杀祖裕,宣谕部众,皆伏服,遂克丽江、鹤庆,繇是显名。

俄而杜文秀来援,拥众可二十万。玉科所部止数千人,屡战弗胜。二城复陷,玉科溃围出走永北。六年,从克镇雄,长驱猪供箐、海马姑,与有功,叙游击。七年,西寇环偪省城,玉科绕四川会理,间道袭元谋、马街,规武禄,抄其后,克之,进平罗次。八年,平柯渡、可郎,迁副将,赐号励勇巴图鲁。乘胜规嵩明,下寻甸。毓英奏令主三姚军事,连复大姚、浪邓。省城围解,擢总兵。明年,破姚州土城,被巨创。益开地道三十馀穴,雷发,北城陷,遂拔,擒伪将马金保、蓝平贵。三姚平,擢提督,易勇号瑚松额。无何,州西警,复令主大理、丽江军事,发全师速援宾、邓,遂败寇云南驿。其冬,克长邑村,进规炼铁,擒伪都督杨占鹏。於是大理北路定,权开化镇总兵。十年春,克宾川。初,永昌之陷也,玉科为伪将马双元所得,见其人可用,劝归命,与订交,嘱异时得志相援手,纵之归。至是约为内应,克之,署提督。攻大理小关,邑寇诈降,设座礼拜寺,约玉科往。比入,心动,命移座;动如故,命再移,有间,地雷发,得不死。玉科怒,手刃四人,双元锐身护之出,竟复其地。逾岁,连下漾濞、赵州,进规大理。其地东临洱海,西倚苍山,自文秀窃据,内筑土垣,包伪禁城其中。玉科掘隧以攻,轰溃东南城,诸军蹈隙入。寇死拒,复窖地雷破之。顿莲花池,益师五千环攻城。文秀开壁出荡,亲击之。败退,饮毒不即死,其党蔡廷栋舁以献,气息仅属,割其首解送省城。毓英至,廷栋佯乞款,阴埋地雷於行馆,迎玉科。玉科诺之,潜至伪府,据炮楼大呼,兵士争血战。毓英隐卒城外,度玉

科已达,乘夜梯登。两军既合,巷战竟日,寇披卻,越数日,夺门走。克伪都,获文秀家属及廷栋等百三十人。捷入,赏黄马褂,予骑都尉世职。十二年,克锡腊、顺宁,移师协取云州,再予一骑都尉。全滇告宁,改一等轻车都尉。明年,入觐,垂询滇池战状,视伤痕恻然。光绪改元,还署任,赐头品服,晋锡二等男。是时,滇边野夷杀英官马嘉理,英公使诉於朝,朝旨趣捕急。玉科搜获而通凹、腊都等十五人,钅巢送省城伏诛。谳定,会邓川罗洪昌谋乱,袭州城,遂移师马甲邑,克东山,擒渠率。二年,移广西右江镇。创发,乞解职,疏甫上,適苏开先陷腾越,势岌岌。玉科力疾视师,不百日悉平之,被赏赉。三年,徙广东高州镇。六年,署陆路提督,坐其侄汝楫仇杀知府孔昭鈖,镌三级。寻复。十年,法越事起,率师出关,扼观音桥,法军至,设三伏败之。闻谷松警,亟往援,而敌已乘虚入,数战皆利。明年,法以重兵入关,教民应於内。玉科曰:“吾百战馀生,今得死所矣!”开关搦战,中炮亡,诸军皆溃,至无人收其尸。李秉衡莅关,乃归其丧,妻牛氏殉焉。追赠太子少保,谥武愍,予大理、镇南关建祠。

三、《清史稿 杨玉科传》、《大理县志稿 杨玉科传》翻译

杨玉科,字云阶,将籍贯挂记在丽江。杨玉科的祖辈居住于湖南善化,等到地位显贵后,回到祖籍所在地。清朝同治初年(1861年),杨玉科跟随和跃曾讨伐回民。岑毓英讨伐曲靖,赏识提拔他,让他率领百十人做前锋,靠不断累积的军功升迁到守备(官名)。同治四年(1864年),被任命为维西地方的协统(官名)。李祖裕反叛,杀死把总陈聪。岑毓英担心发生变乱,发文书召玉科取代李祖裕。杨玉科到任后,杀死了李祖裕,向李的部下讲清楚李祖裕反叛的错误,部众都诚心臣服,于是攻克了丽江、鹤庆,从这以后杨玉科的名声开始显扬。

不久杜文秀(带兵)来犯,拥有士卒大约有二十万。而杨玉科的部众仅仅数千人,多次战斗都没有取胜。丽江、鹤庆两城再次失陷,杨玉科溃退突围出走永北(今永胜)。六年

(1866年),跟从岑毓英攻克昭通镇雄,长驱直入贵州猪拱箐、海马姑,因为有功,授予游记将军。七月,西边的贼寇(杜文秀起义军)四面逼近省城昆明,杨玉科绕道四川进攻大理,声东击西袭击元谋、马街、禄劝,从背后抄袭,战胜了敌人,进军平罗次。八月,杨玉科平定柯渡、可郎,因功升迁为副将,清廷赐予励勇巴图鲁(“巴图鲁”在满语中是“勇士”、“有才干的人”)

的称号。

杨玉科乘胜攻克嵩明,打下寻甸。岑毓英上奏让他主持三姚军事,接连光复大姚、浪邓。省城昆明的围困得以解除,杨玉科提拔升任总兵。第二年(1867年),攻打楚雄姚州土城,攻城军队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他下令开挖地道三十多处,地雷爆炸,攻陷北城,最后攻下了这座城市,擒获伪政权的将领马金保、蓝平贵。三姚平定,擢升为提督,将勇将的称号改为瑚松额。没过多久,西部战事吃紧,岑毓英又让杨玉科主持大理、丽江的军事,征发军队火速援助宾川、邓川清军,在云南驿击败起义军。这年冬天,攻克长邑村,冶炼兵器,进一步谋划,擒获伪政权都督杨占鹏,大理地区北边得以平定。杨玉科记名文山开化镇总兵的职务。

同治十年(1870年)春天,杨玉科攻克宾川。当初,永昌(今保山)陷落,杨玉科被伪政权将领马双元擒获,杨玉科看到马双元是个可以为其所用的人,劝他归顺清廷,并和他结下交情,嘱咐他将来得志时互相援助,结果马双元放走了杨玉科。就这样约定作为内应,攻下永昌城后,杨玉科兼任提督。

攻打大理小关邑时,贼寇(起义军)假装投降,在礼拜寺内安排座位,约杨玉科前往那里。等到杨玉科入座,感到不对劲,命令移动座位;移动座位后还是觉得不对劲,让人再次移动座位,两次移动座位之间有时间间隔,在间隔的时候地雷爆炸,杨玉科得以侥幸

活下来。杨玉科大怒,亲手杀死四个人,马双元身手敏捷护卫杨玉科出来,最终收复了义军占有的土地。

随后,杨玉科接连攻下漾濞、赵州(今大理凤邑),谋划进军大理。大理这个地方,东边靠近洱海,西边倚靠苍山,杜文秀建立政权之后,在大理垒筑城墙,将政权的宫禁之城包裹在其中。杨玉科挖地道攻城,轰塌东南城墙,清军顺着城墙塌陷处攻入城中。起义军拼死抵抗,杨玉科命人埋地雷攻破义军的防守,在大理东南莲花池停留,增加五千军队从四面围攻大理城。

杜文秀开城出战,亲自率军反攻。杜文秀失败退回城中,服毒药没有马上死,他的党羽蔡廷栋将杜文秀献给杨玉科,杜文秀还有微弱的气息,将杜文秀的头割下来送到省城。(主帅)岑毓英到大理后,蔡廷栋假装祈求投降,暗地里把地雷埋在行馆,迎接杨玉科到来。杨玉科假意答应了蔡廷栋的要求,暗地派人潜伏到杜文秀的王府,控制了炮楼,与义军士兵展开血战。岑毓英将士卒隐藏在城外,估计杨玉科已经到了,就趁着黑夜用云梯登上城墙,两军汇合后,与义军巷战了数天。杨玉科攻克了大理政权的首都,捕获杜文秀的家属和蔡廷栋等一百三十人。获胜的捷报传到朝廷,皇帝赏给(杨玉科)黄马褂,授予他骑都尉的世袭职务。

同治十二年(1772年)攻克临沧的锡腊、顺宁,调动军队协助攻打云州,朝廷再授予他一级骑都尉职务。整个云南省平定后,改封杨玉科为一等轻车都尉。第二年(1873年),到京朝见皇帝,皇帝亲自询问云南的战况,看到杨玉科身上的伤痕,感到十分悲伤。光绪元年(1876年),回到大理官署任职,被赏赐头品朝服,晋升二等男爵。

这时候,云南省边境的少数民族杀死了英国人马嘉里,英国公使到北京申述抗议,朝廷下旨尽快搜捕相关人员。杨玉科抓获而通凹、腊都等十五人,押送到省城斩首,案件审

判完上报后,遇到邓川罗洪昌谋反作乱,袭击州城,于是移兵马甲邑,攻克了东山,擒获了渠帅。第二年(1877年),调到广西右江镇做官。光绪三年(1878年),到广东高州镇做官,光绪六年(1881年),担任高州陆路提督。

光绪十年(1884年底),中国与法国在越南的战事开始,杨玉科率领军队出关,扼守观音桥,法军到了,三次伏击法军取得了胜利。听说法军到了,急忙赶去援救,敌人已经乘虚进入,几仗都取得了胜利。第二年(1885年),法军凭借重兵进入镇南关,教民在关内响应。杨玉科说:“我参见过无数次战斗,得以幸存下来,现在死得其所!”开关血战,中炮身亡,各路军队都溃败,以致没有人收他的尸体。李秉衡到边关,于是回去参加他的丧事,他的妻子牛氏殉葬。死后追赠他太子少保,谥号武愍(平定内乱,抵御外侮有功),在大理、镇南关建立祠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