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_))》一 发展…………………………. 浅谈注塑模具中一些先进技术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李聪李辉 【摘要】一些新的技术的出现为注塑模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目前先进的模具技术主要有模具计算机辅助技术、逆向工程、热流道技术、徽成型 技术、气体辅助成形技术等。这些技术提高了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效率,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难题,使塑料模具向微型化和多腔化发展,对模具工业的发展 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注塑模;计算机辅助技术;逆向工程;热流道;气体辅助成形;微注射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工业产品 系统,完成模具的总装,而实现从塑件到 越来越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低成 模具的快速设计过程。用户利用UG软件可 本的方向发展,于是对成型各种产品的关 实现塑料注塑模从设计到数控加工成型的 键工艺装备——模具的要求就更高。一方 全过程,实习那模具设计的3D化,减少模 面企业为追求规模效益,使得模具向着高 具设计制造周期时间,大大提高效率。 速、精密、长寿命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企 1|2 CAE技术 业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更新换 塑料模具工业中CAE软件以MoldFlow 代快、迅速赢得市场的需要,要求模具向 软件最为代表,其注塑成型模拟分析模块 着制造周期短、成本低的快速经济方向发 (简称MPI)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注塑过程 展。工业生产中先进技术的出现,使得在 进行模拟分析,包括填充、保压、冷却、 塑料模具快速经济制模如虎添翼,应用范 翘曲、纤维取向、结构应力和收缩,以及 围不断拓宽,类型不断增多,创造的经济 气体辅助成型分析等,使设计者在设计阶 效益越来越显著。 段就找出未来产品可能出现的缺陷,提高 1.计算机辅助技术 一次试模的成功率。设计者在设计完产品 1.1 CAD技术 后,运用产品优化顾问模块(简称肝A)模 近年来模具CAD软件以美国UGS公司 拟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优化 针对注射模推出了注射模设计向导(Mold 的产品设计方案,并确认产品表面质量。其 Wizard)和Pro/E为代表。注射模设计向 注塑成型过程控制专家模块(简称 x), 导为用户提供注射模设计环境、工具和相 集软硬件为一体的注塑成型品质控制专 关知识,以及丰富的标准化的模架库、零 家,可以直接与注塑机控制器相连,可进 件库和嵌件库等,用户可以选择软件提供 行工艺优化和质量监控,自动优化注塑周 的标准模架或灵活方便地建立适合自己的 期、降低废品率及监控整个生产过程。 标准模架库,多种形式的动、定模结构中, 在注塑成形中将CAD和CAE技术交互使 采用参数化的方式设计浇口套、拉料杆、斜 用,可以减少设计者对经验的依赖程度, 滑块等通用件,然后设计脱模机构和冷却 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大大缩短模具设 L-●●●--_--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_-----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_一一一_--_-_一一--_-一-●--__一一一J 图1逆向工程流程图 计时间,并简化模具制造切削加工工艺, 对注塑机的注射过程进行优化和质量控 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逆向工程 传统的产品实现通常是从概念设计 到图样,再制造出产品,我们称之为正向 工程,而相对而言,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RE)起源于精密测量和质 量检测,是设计下游想设计上游反馈信息 的回路,主要是通过3D数字化测量仪或光 学设备(三坐标测量机或激光扫描仪)对 物理原物进行扫描,获得点云数据,再通 过相应的处理软件转变为曲面的过程。 逆向工程的具体技术流程是:利用 测量仪准确、快速的量取样品表面点数据 或轮廓线数,对采集的点云进行多视图点 云拼合、过滤、精简等点数据处理过程, 由已存在的点创造曲线,检查、修改曲线 的曲线处理过程,由点、线成面的曲面 处理过程,考虑被测物对机构引起的综 合轨迹误差、曲线拟合误差等因素的误 差分析修改过程…(可由逆向设计软件如 imagewave完成)。再传至CAD/CAM系统, 再由CAD系统传至CNC: ̄I工机床或快速成型 机来制造工件或模具,如图1所示。 3.热流道技术 近年来,热流道系统在中国注塑模具 制造业逐渐推广和使用,国内一般采用内 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企业采用 高难度阀式热流道装置,但总体上热流道 的采用率达不到10%,与国外的50% ̄80% 相比远远不够。所以,进行热流道注射模 具经济性和技术性综合开发和应用,具有 广泛发展前景 。 热流道技术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解决 ………………………….抖 美展-((((-l 了冷流道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改善制品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对热固性塑 料注射成型尤为重要)、避免采用三板式模 具结构、降低注射压力和注射量等方面 。 如图2所示,针阀式多腔热流道。该 系统是通过采用阀针控制装置的作用下, 在预定的时刻以机械运动的方式来打开或 关闭浇口。这种类型的热流道系统可人为 控制浇口开关时间、浇口光滑平整、可扩 大热流道技术应用技术领域等。近年来国 际上各主要汽车公司均采用阀式热流道, 结合模具内多色共注工艺来生产整体车灯 灯罩。因灯罩是透明产品,浇口必须光滑 平整以满足美观要求,只有使用阀式浇口 热流道才能实现。另外一些汽车零件在成 L……………………………………………………………一 图2针阀式多腔热流道系统 型后需要喷涂着色,如果在这些零件上有 注塑成型熔合线,那么着色后零件的色泽 就会不一样且无法满足质量要求。为必要 此类问题的产生,许多汽车零件供应商采 用一种基于阀式热流道的顺序开关浇口的 生产工艺,来彻底消除零件上的熔合线问 题。在医疗领域,医疗用塑料零件浇口质 量要求极为严格,不可有尖利凸起等,此 : IL……………………………………………………………一-I bJ eJ : I a)注入塑料熔体 b)注入气体及保压冷却 C)开模推车 图3气体辅助注射成形过程示意图 的进步,塑料制品从民用到工业、农业、 种情况下,也只有依靠阀式浇口流道系统 纤连接器,医学用微量泵,内窥镜零件, 来提高浇口质量。 旋转传感器中的衍射光栅以及微齿轮等领 国防和交通等行业发展。对制品质量的要 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以每年20%的速度 求越来越高,对注塑设备及技术提出了更 4.气体辅助成形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在9O年代作为了一 在增长。德国的Battenfeld公司、Boy公 高的要求。注塑设备和技术开始向高速高 项成功的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在西方发 司、日本的Sodick公司和美国的Murray等 效化、自动化、专业化、微小化、精密化 达工业国家推广应用,并在我国的家电行 公司为代表的注塑机生产商,先后研发了 方面发展。我国在塑料模具的一些先进技 业获得成功的应用。在2l世纪,气辅成形 各种不同类型的微型注塑机,其螺杆直径 术的发展还很缓慢,所以,振兴模具行业, 将成为塑料加工行业广泛应用的新兴工业 最小可达中5mm,注射容量只有几立方厘 发展先进的成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对提 技术 。 米甚至零点几立方厘米。 高中国产品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蔚敬斌.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珊.机械管理开发,2006,2. [2]卢艳玲等.热流道注射成型CAE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Ⅱ].模具制造,2006,9. 【3】李德群,唐志玉主编.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第2卷)轻 功模具设计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何文.电视机前壳气体辅助注射模设计Ⅱ].模具工 业,2olo. 图3所示为气体辅助成型过程,可看 出气体注射系统是把惰性气体(通常是N2) 熔融塑料内,使塑料内部膨胀而造成中 空,但仍然保持产品表面的外形完整无缺。 随着微系统技术的发展及对微小塑件 需求的日益增长,微注塑成型技术的发展 : 经由压力或体积控制系统直接注入模腔的 呈现如下趋势 ](1)在微注塑选材时,不但要考虑 制件的精度要求,还要考虑到材料的可模 有节省原料(约省50%)、降低注塑机的 塑性和脱模性能。 锁模力(可降低60%)、对某些塑料产品 电视机前壳塑件的成型工艺,可通过采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工艺,解决和消除产品 5]Yung K L,Liu H,Xu Y.Target tracking in micro injec・ (2)微注塑成形注射量小,需新的 [ifon moldingO】.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8,364-366, 1292.1295. 的模具可采用铝合金材料等显著优点。如 材料塑化方式,解决熔体质量,流动性等 问题。 【6】庄俭,张建国等-微注塑成形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Ⅱ】.塑料科技,2oo9,5. (3)微注塑成型型腔小,模温难以 作者简介: 李聪(1986一),男,湖北襄阳人,内江职业技术 学院机械工程系助教。 李辉(1989一),男,四川营山人,现就读于内江 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表面缩痕问题,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缩 控制,需要探索新的方式解决此难题。 短产品生产成型周期,提高生产率 。 (4)需开发适合微注塑成型技术的 5.微注射成形技术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 数值模拟软件。 6.结语 传统的、宏观上的注塑成形技术理论 微型注射制件在光电通讯,影像传输,生 化医疗,信息存储,精密机械,插头式光 及工艺已发展的比较成熟,随着科学技术 /2011.09/毫子心界一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