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2016年8月

第4期(总第139期)生态建设

中国林业经济

CHINAFORESTRYECONOMICSAug.2016No.4(Total139)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王衡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阳550025)

摘要: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人们的身体健康、小康社会的推进等都有一定

的影响。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农业结构中图分类号: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19(2016)04-0074-02DOI: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4.021

ThinkingandCountermeasurestoRuralEnvironmentPollutionTreatment

WANGHeng

(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GuizhouFinanceandEconomics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Abstract:Nowadays,thepresentruralenvironmentalpollutionismoreandmoreserious.Thishascertaininfluenceonpeople'snormalproductionandlife,people'shealthandadvanceofwell-offsocietyandsoon.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causesoftheruralenvironmentpollution,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andmeasuresforthemanagementofruralenvironmentalpollution.keywords:EnvironmentalPollution;ComprehensiveTreatment;AgriculturalStructure

农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

[1]

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对农村的整体发展步伐、农民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提出可行的治理对策,对于减轻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生活

农村自古以来主要都是依靠土地进行耕种从

来而达到自给自足[2]。现如今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

自于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生活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农药等污染日益严重。以往农村环境是诗人隐居田园的最佳之地,现在多数农村正处于垃圾分类不明确、肆意丢弃,污水治理半途而废,苍蝇、蚊虫乱飞,空气烟雾弥漫等现状。目前,由

一些地方水资源污染严于旱、涝等自然灾害严重[3],

重,优质水源数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正常的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遭受着一系列急病、怪病的侵袭。

收稿日期:2016-07-01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J字[2015]2029号);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项目(2015)

作者简介:王衡(1985-),女,贵州遵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管理。1.2环境污染阻碍农业生产

目前,多数农村在进行农业种植时,将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薄膜等盲目使用,并肆意丢弃,导致病虫害再次滋生,进而破坏土质结构、污染农田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农作物产量下降,产品营养成分不高。如此循环往复,对环境污染不加以克制,农业生产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农业发展受到阻碍。1.3环境污染制约资源再生

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要有节制。部分农村自然环境优美,富有特色,村民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在进行自然保护的同时,可开发旅游业,同时带动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村民经济发展。如果对自然环境不加以重视,伴随自然资源被开发殆尽的同时,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一去不复返,人们将走上限制发展的道路。

1.4环境污染使产业化链条脱节

农产品的优质生产是产业化链条的基础。只有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才能保证产业化链条的正常运

加工和销售的有序发展才能保行[4]。农产品的生产、

证产业化链条的正常发展,三者的关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现如今,环境污染导致农产品生产受阻,农产品质量逐渐下滑,进而缩短了产业化链条,降低了产品附加值,对农产品的外销产生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促使产业化链条脱节,进而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地位降低,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发展。

·74·2016(4)中国林业经济(CHINAFORESTRYECONOMICS)

王衡: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生态建设

1.5环境污染使农村经济受损

部分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采、索取,短期内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长此以往导致农村自然资源枯竭,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被开发殆尽,从而人们又会陷入贫困。农村环境污染过后,人们将遭受长期的经济短缺,农村的发展也将逐渐后退。2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2.1人们环保意识薄弱

自古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就不够深入,早期时候人们对自然展开以自我为中心的争夺、占领,在属于自己的范围内为所欲为。中期时候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声音,人们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为自己所用。现如今资源匮乏、污染加剧,环保意识薄弱,人们对环境污染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导致自然灾害日益严重。2.2企业发展利欲熏心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部分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将企业发展目标建立在自然环境良好、空间环境宽广的农村。企业商家对此展开激烈竞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发展速度,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暇顾及环境保护,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不经处理即随意排放,将企业利益建立在环境污染之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不可逆转。

2.3政府扶持和监管不够

政府在支持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倾向。政府给予农村的资金、设施等扶持比较匮乏,部分农村在建设过程中,生产、生活垃圾排放设施不完善,公共厕所及垃圾桶数量短缺,垃圾清运及处理投入不足,同时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的排污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2.4农业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还比较缓慢,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民专业技能不娴熟、农业机械化作业普及率范围小,农业产业化结构不合理,多数年轻村民进城务工,老人、妇女和儿童对土地的经营效果不显著。但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较快,人们出于生存的需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逐渐加剧,进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2.5环境监管存在缺陷

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在设施、人员安排、仪器检测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环境监测只是辐射到城市和个别乡镇,农村覆盖率较低,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特点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能力较弱。个别乡镇环保站,关于机构身份、人员编制和检测设备等方面都没有彻底落实,因此在农村环境污染监测上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3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与对策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传统社会人们普遍坚持“人定胜天”的理念。但

事实证明,大自然对人类是由反作用力的,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必将遭到惩罚。因此,要通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自然资源才会为人类所用,才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2有效控制污染,加强企业管理

在农业生产中,适量使用标准的农药和化肥,减少化学药品的残留;在农村驻厂的企业,对其实行规模化、统一化管理,对于污染严重能进行控制的企业实行污染集中排放,划区域进行企业生产;对于污染严重不能进行有效控制的企业采取关闭处理,或者通过调整企业生产结构布局,改良企业生产技术,进行企业吞并。此外,对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禁止向农村驻厂。3.3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扶持力度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可借鉴国外有关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中,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运用经济手段对过去人们无节制开采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建立绿色开发制度、绿色卫生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等;在环境污染者的处罚上,一定依法行事,健全相关法规,发挥环保部门和司法部门的职能,在对环境污染者予以处罚时进行适当的经济赔偿;农村污水的排放,在排放设施完善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相关排放制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厕所、垃圾桶、垃圾清运及处理等基本设施。3.4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

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机械化作业匮乏、环境破坏严重,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规模化、集约化进行生产劳作,一方面减少了劳动力数量,另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科技的广泛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5加强环保监管,完善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城乡环保机构比例失调,农村环保体系不健全,在对环境污染进行监管时问题百出。加强环境保护监管,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高环境质量,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卢艳丽,闫百瑞,宋志博,等.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23(1):132-133.

[2]郝德利,侯小军,董宝生,等.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14-17.

[3]王婷婷,蒋知栋,杨耀淇,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0):203-208.

[责任编辑:路实]

2016(4)中国林业经济(CHINAFORESTRYECONOMICS)·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