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看病难”的一些看法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看病难”的一些看法
对看病难以及医改问题的一点看法

建筑学 10-2 1009020211 1. 对看病难现象的简单分析

2. 结合医改展望谈谈医疗事业的前景 引子——

看病难,尤其是像我这样身体不是很好的人,可能感触要相对深一些,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儿。大家或者是自己身边的人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感冒一次,寻思为了庆祝一下找个专家看一下吧,心里踏实些嘛。但是专家号不好挂啊,于是全家总动员,轮流排队;有时候还不行,就又通过各种关系找呀找呀找朋友,终于找到一个好朋友,说他认识熟人,帮你办,其实是认识号贩子……最后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专家了,结果专家瞄了你一眼,话都来不及说就给你开了一大堆药,你疑惑地去结账,交完钱之后,你的感冒升级了,上火上的呗。有人总结了——去大医院有“三长两短”挂号、候诊、拿药时间长,医生问诊检查时间短。

刚才的例子多少有些极端,但却说明咱们老百姓看病所面临的几个难处:到大医院看病难,挂专家号难,医药费用负担重,当然还有农村居民看病难,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地方。其实,造成看病难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往大的层次上说,政府投入的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保障水平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的确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毕竟我们的国情在这儿,你非要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相比,那也没办法。往小的方面说,也是我们老百姓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药品价格虚高、以药补医。所谓的以药补医即长期以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比例逐渐减少,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解决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问题,便允许公立医院销售药品时加成15%—20%作为补偿,这就是“以药补医”的由来。作为一项补偿政策,“以药补医”模式曾经对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鼓励医院创收,实行收入归己,自行支配,客观上助长了医院的趋利性,带来了很多问题。据2008 年统计,上海某大医院收入的三种来源中,药品加成收入占57.3%。为了实现这么高比例的药费收入,医院和医生自然会倾向于给患者开大处方、用高价药、多做检查等。“以药补医”已成为造成看病难、药费贵的重要因素。目前,医改方案提出要进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改变“以药补医”模式。

其实我们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我们国家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并且下了很大决心去为我们办实事。对于现在的医改,我们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医改毕竟不是“速效针”,相反更像是调血养气的中药处方,是需要耐心的。同时也是需要我们献计献策的,有很多好的观点与大家分享一下——有一只稳定、敬业、高素质的医疗队伍,比拥有先进设备和豪华医院重要得多;为了让医疗回归公益,很重要的前提是让公益医生这一职业变成公益职业,而不是牟利职业;发挥中医的优势,加大中医药研发的支持力度。到目前为止,深化医疗改革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实惠了,大家也会发现,药降价了,社区服务站多了,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等等。

医改给我们描绘一幅美好的愿景:到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那时,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定信心,共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