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按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增强,把学校真正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五个结合
课程建设、科研工作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种教育资源相结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立足本学科与学科之间综合相结合;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知识的应用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2、狠抓四个环节
规划、实施、评价、完善。 3、落实三项保证
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物质条件。 三.实施设计
1、努力做好校本科研的培训工作 (1)培训工作日常化。
务必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使之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拟定每周五下午为全体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2)培训内容要力求广泛且形式多样。
培训内容应力求做到全面、丰富、详实且形式多样。具体分为:课程通识培训、各科课程标准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采取的形式分为:经验介绍、反思教学、参与讨论等。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依托于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也可以
1
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学校教研工作到达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事先必需制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课程开发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如课程通识培训、实验教材培训等。
3、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制度
校本科研的开展必需凝聚集体智慧,为此,学校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制度,并借机探索备课制度的改革。目前制定的总体思想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师先分板块收集资料,进行编写工作,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修改后必须要有反思。
4、抓住重点,层层突破,不断形成百花齐发的良好局面 现在我校体育教研组的“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已走进课堂。另外,考虑到物理、化学、生物与生活联系较密切的特点,学校确定在语文教研组和体育教研组进行学校和教研组共同开发的尝试,而在物理教研组、化学教研组和生物教研组进行自主开发的尝试。对于语文教研组和体育教研组,学校将专门委托主管校长和教务处主任深入教研组内,共同研究开发方案,制定开发计划。对于五个教研组学校都将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并主持相关人员走出去学习先进学校经验,待时机成熟后,由教研组提炼经验,向全校领导、教师汇报。再将开发工作全面推向全校各教研组。
与此同时,其他各教研组也要抓住学科特点,积极准备,一旦确定方向,即可申请学校支持。学校对开发成果显著的教研组要给予大力的表彰和奖励。
四.组织建设 1、组织到位
学校将构建校长亲自抓、主管校长助理负责抓、教务处具体抓、教研组协同抓的校本科研培训、开发的管理网络,并专
2
门成立“盖州第二高级中学校本科研培训、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曲雪静
副组长:徐鹏、唐志强
组员:邹新庆、王兴海、刘振涛、王树凯、王玉秀、 陈丽艳、姜丽、姜晓霞、姜德旭、田丰武、吴长胜 2、制度到位
学校将专门制定盖州第二高级中学校本科研培训、开发考核制度,对全校各教研组和教师进行考核、评价,对有突出贡献的教研组和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
3、人员到位
学校将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和学校领导联系制。即各教研组的校本课开发工作由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各联系一个教研组,指导并参与各个教研组的开发工作。
4、经费到位
为提高校本科研培训、开发的成效,学校将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务必做到三个保证,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5、激励到位
学校将专门出台校内科研成果奖励实施办法,用于奖励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有贡献的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