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是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水泥强度要靠它的均匀性来保证。水泥的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料成份和工艺条件的稳定。生料的化学成份、物理性能以及喂料量的稳定又对实现稳定的工艺条件起主要作用。因此,生料均化对于水泥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水泥厂生料预均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1多库搭配及多点下料
多库搭配及多点下料是我国绝大多数水泥厂通常采用的方式,尽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转维修管理费用低,但均化系数一般只有1.5左右。为此,为了提高均化效果,人们将定点进料改为S形小车往返布料,形成人字形料堆,这种多库搭配改进型的预均化方式通常又称之为“仓式预均化法”。卸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更好,其均化系数可达2.0~2.5。应该指出的是,该种预均化方法虽然实现了平铺料,但没有完全实现断面切取的取料方式,因此,均化效
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故不适用于波动较大的物料的预均化,而且对于粘滞物料以及水分较大的物料也不宜采用。对于原燃料波动不是太大的水泥厂,此种预均化方式还是适用的。
2.2预均化堆场
预均化堆场在预均化过程中,采用堆料机连续地把进料按一定的方式在堆场上多层堆铺,形成上下重叠的人字形料层的具有一定长宽比的料堆;而取料机则按垂直于料堆的纵向,实行对成分各异的料层的同时切取完成“平铺直取”,实现各层物料的混合,从而达到均化目的。预均化堆场的布置方式有矩形和圆形两种。矩形堆场一般都有两个料堆,一个堆料,一个取料,相互交替。每个料堆的储量通常可供工厂使用5~7d。两个料堆是平行还是呈直线布
置,应根据工厂地形条件和总体布置的要求决定,水泥厂多采用直线型布置,以降低投资。圆形预均化堆场的原料是由皮带机送到堆场中心,由可以围绕中心作360°回转的悬臂式皮带堆料机旋转堆料,形成截面为重叠的人字形料层的环型料堆。取料则采用桥式刮板取料机,其桥架的一端固定在堆场中心的立柱上,另一端则支撑在料堆外围的圆形轨道上。整个桥架以立柱为圆心,按垂直于料堆回转方向的截面进行端面取料,刮板将物料送到堆场底部中心卸料斗,由地沟皮带机运出。可以看出,预均化堆场在我国大、中型水泥厂原料预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700t/d熟料以上规模水泥生产线不少厂家采用的是预均化堆场进行原料预均化的。但预均化堆场投资大、机械设备复杂,自动化水平要求高,不论从财力,还是技术方面,都不是一般中、小水泥厂所能承受得了的。因此,预均化堆场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
3结束语
生料预均化是水泥厂一个相当重要的工艺环节,但应综合考虑原料自然条件、工艺要求、设备运行、建筑结构、占地面积、粉尘治理等因素的影响,进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与比较,决定是否采用乃至采用哪种方式的原料预均化方案,从而达到扩大原料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目的,另一方面,消除了原料长周期的波动,显著降低原料成分波动的振幅,缩小其标准偏差,满足了生料配料控制要求,为入窑生料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