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学 科 教 师 课题名称 数学 年 级 单 位 七年级 教学形式 讲练 点、线、面、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但是,本班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学习成绩较低,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的方法不得力。能称的上是优秀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学习困难的学生数量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会遇到了大量的枯燥的概念,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能力目标: 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小组轮流做答) 1、 写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 2、 篮球可以看成是 体,铅笔可以看成是 体,粉笔盒可以看成是________体 。 3、六角螺母、易拉饮料罐、足球帐篷、热水胆瓶中有( )个物体的形状类似于圆柱。 A、1 B.2 C、3 D、4 4、下列图形中,按柱、锥、球分类,属于柱体一类的有 个图形,分别是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练习题对上节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垫定基础。) 二、导入新课 千姿百态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更多的图形知识吧! (课件出示题目)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及重难点。) 四、在活动中探索新知 活动一: 1、从图中你能抽象出哪些常见的立体图形?(课件出示图片。) 2、(1)这些几何 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2)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3)线与线相交之处又得到了什么? 3、举出生活实际中分别给点、线、面、体的形象的例子 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再分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 1、体是由面围成的,面有两种,平面和曲面 2、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直的也有曲的 3、线与线相交成点 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举出例。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探索,从静态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实例中,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 活动二: 问题一: 1、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 2、通过上述运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二: 1、汽车雨刷可以看作是一条线,它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有什么现象? 2、通过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 问题三: 1、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 2、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问题四:通过以上问题你能以动态的角度归纳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活动三: 课内练习与拓展应用 出示练习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谈体会,收获,教师总结,提升,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一、复习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作业或预习 课后收集能反映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资 料、图片及实物模型,下节课展示! 自我评价 学生的读图和作图能力有待加强。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图形语言成了学生学习的老大难,很多时候做题无从下手。作图时,有部分学生不愿认真准备工具,且动作太慢,花费时间太多。 很多孩子选择题和填空题还写写,大题就直接仍了,等着老师上课讲。个别同学,课堂不愿思考,课后不愿巩固,导致恶性循环。这些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加强。 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讲清重点,以活动为主进行教学,力求掌握知识少而精,学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内活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经常进行及时总结,对学生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动态记录,在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行评议: ====:教师备课认真,扎实,落实到实处。大部分同学听课比较认真,做作业比较积极。 ====:.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