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代砖雕墓葬流动展览保护复原方法初探——以稷山化肥厂金墓砖雕

金代砖雕墓葬流动展览保护复原方法初探——以稷山化肥厂金墓砖雕

来源:爱站旅游
金代砖雕墓葬流动展览保护复原方法初探——以稷山化肥厂金墓砖雕的保护复原为例

作者:闫文祥

来源:《文物世界》 2015年第6期

闫文祥

摘 要: 金代砖雕墓砖雕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深受国内外学者及观众喜爱,通过对砖雕墓砖雕的仪器检测、清洗、断裂粘接、封护加固等手段的科学保护修复,以及通过把角铁与玻璃钢混合材质仿古砖墙与带纹饰砖雕文物相结合对砖雕墓进行结构上的整体复原,可以实现砖雕墓砖雕安全、高效地进行流动性复原展览,充分实现文物为大众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 砖雕 流动展览 保护 复原

山西是目前我国发现金代墓葬较多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南部的侯马、稷山一带,金朝时隶属绛州,当时随着“靖康之变”导致的经济重心、戏曲艺术中心的转移,此地区一度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金代遗存。据统计,仅稷山县一地,现已发现了二十余座金代戏曲砖雕墓。这些墓葬虽是各有千秋,但其砖雕技法之高超,表现内容之丰富,室内装饰之华美都令人叹为观止,不仅使人们能够充分领略到金代建筑的丰采,丰富了我国建筑史的宝库,而且印证了金代山西戏曲的繁荣景象,为认识中国古代戏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依据,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历史研究价值。山西博物院所藏稷山化肥厂砖雕墓无疑是这批砖雕墓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把这一艺术珍宝向国内外广大观众很好的介绍、推广是我们每个文博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由于砖雕墓体积、质量均较大,拆卸搬迁回博物馆后不易复原,整座墓葬整体展出时容易受场地、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一直以来举办这样的流动展览都未能成为现实。观众的需求与现实的困难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介绍中国各博物馆的主题展览,2008年该馆馆长在参观了山西的砖雕艺术后,决心将山西的戏曲砖雕展列入2012年该馆的春季展览档期。这一契机也促使我们下定决心彻底解决砖雕墓的整体流动展览这一难题。

一、 砖雕墓流动展览的要求

1. 安全性:文物的安全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第一位的,首先是保障砖雕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其次是保障展览过程中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保障砖雕不破裂、不脱色、不磨损。

2. 完整性:虽然单个砖雕块表现的内容具有很大的观赏及研究价值,但是只有复原了砖雕墓当时的结构,才能把其艺术效果充分体现,达到展览的目的。

3. 真实性:严格按照以前墓室的结构、尺寸进行复原工作,尊重历史情形,不能根据主观意志及为了所谓的美观对文物进行改造。且在展馆的灯光、环境设计上要配合围绕文物的需要,尽量营造出恰当的氛围。

4. 便利性:保护复原的最终目的是为文物安全服务,为流动展览服务,因此,保护复原后的砖雕墓必须易拆解、易安装、易运输、易保管。

二、稷山化肥厂

砖雕墓砖雕的现状及保护修复措施

这批文物移交到我单位时,基本上保持发掘出土时的初始状态,所有砖块上布满泥土、污垢及污染物,彩绘局部颜料层脱落,不少砖雕块残破断裂,有的表面结有一层钙化物,个别砖块存在风化酥解现象,故需要在复原前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工作,以确保文物的美观、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 仪器检测:利用X光无损检测技术对可疑砖雕进行探测,确定其制作技术以及结构上的缺陷、裂隙等等,并结合肉眼观察的信息,逐一总结器物内部裂隙、表面风化等病害。使用拉曼光谱对彩绘颜料检测分析,以确定加固、封护的保护材料。

2. 砖雕清洗:在确定了污染物及结垢的种类及其与砖雕的结合方式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剔除及清洗,清洗采用的材料有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络合剂等。在清洗泥垢等的同时尽可能地去除其中的盐分。大部分的污垢可以用棉签蘸去离子水轻轻地反复擦除,对于较顽固的结垢,用海绵蘸取去离子水进行贴敷,待其充分软化后再行清除。对于不溶于水的污垢,可用乙醇、丙酮及苯类等有机溶剂去除。可溶盐的去除用脱脂棉蘸去离子水反复覆盖润湿,脱脂棉定期更换,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测定水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去盐程度,对于难溶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及硅酸盐等,可用稀弱酸、EDTA二钠盐等进行清除。在剔除、清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彩绘层的保护。

3. 断裂粘接:粘接采用AB型双管胶,此种材料具有粘接强度高、耐老化等优点。粘接前应做好断裂面的清理,对于大面积的断裂,必要时辅以铆钉连接加固。为了优化粘接效果与强度,可以采取加压等措施。粘接过程中应用手术刀等工具小心地剔除多余的粘接剂。对于裂隙部位有小面积缺失的情况,需要进行补平,用粘接剂与矿物颜料、细石粉、砖粉等混合后进行操作,固化后补平部位适当随色,使其在外观上与周围保持一致。

4. 封护加固:为了提高砖的强度,保证砖雕在运输、展出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在进行了以上步骤后对砖雕进行封护加固。封护加固采用的材料为B72乙酸乙酯溶液,方法为常温常压下喷涂或刷涂。先用1.5%B72乙酸乙酯溶液操作两遍,因砖的吸收性较好,喷涂量可以适当加大,在彻底干燥后,用3%B72乙酸乙酯溶液再喷涂一遍。这样既可以加固砖的本体,也可以有效防止彩绘层的脱落。

三、 砖雕墓的复原

(一) 砖雕四壁的尺寸(厘米)及大概重量(千克)(见下表):

(二) 复原方法的讨论实施:

从表中可以看出,墓室的四壁重量与体积均较大,四壁中最短最轻的北壁壁长也在1.5米以上,重量也超过了100千克。在此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方式复原才是最合理正确的呢?经过我们工作组的反复探讨,初步确定了两种方案,一是整体架构法,二是组合法。

整体架构法即通过内外框架的制作,将各个散落的砖雕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实施方法为:

首先,绘制砖雕整体复原效果图,在复原效果图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分块,分块的制定必须满足方便拆卸、搬运、组装以及达到最好陈列效果。

其次,分块外框架的制作,外框架采用5厘米宽、0.2厘米厚的钢板。钢板与钢板之间进行焊接,外框架背面采用质轻坚固的航空蜂窝板与金属框架连接,连接使用螺丝固定,板材可视部分最后统一绘制做旧为古砖墙效果。

第三,内部组装框架的制作,采用很轻的强度较好的复合金属材质,根据砖雕块与块之间的间距与走向进行横竖网状连接,连接要达到的要求:(1)符合文物原貌,与原始的砖与砖缝隙尺寸相同。(2)方便砖雕组装与拆卸。(3)对砖雕起支撑与固定作用,保障陈列展览中文物的安全。(4)不影响文物的展示效果,框架在展示面不可视。

第四,砖雕的复原嵌入。由于砖的厚度不一,为使砖雕达到原始的展示效果,砖与背面蜂窝板之间用珍珠岩与白石膏混合物填充,二者的比例为体积比10:1,待填充物彻底干燥后依次按编号将砖雕嵌入框架内,砖雕缝隙之间用AC33胶粘剂、石灰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填充勾缝,恢复其原始的堆砌情形。

按照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对北壁进行了实验性复原,复原后的北壁确实达到了固定陈列展示的要求,很好地再现了砖雕墓发掘前的状况,使其艺术、历史价值充分得到体现。但是,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重量问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北壁砖雕自身已有130千克左右,框架在石膏充分干燥后经测定重量达到了100千克左右。那么,四面墙的框架质量最少也要500千克,对于这个为固定墙体而多出的近半吨重量,在国内展示时除了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外,且框架内填充的珍珠岩石膏混合物虽然质量较轻,但质软易碎,无法满足巡回展览的需要。何况要空运到遥远的美国,无疑存在太多的不可预计风险,故这一方法不可行。

组合法即把砖雕墓中的普通砖存放于库房不参加展览,仅用带有纹饰的砖雕与轻型材质的仿普通砖的框架相结合,以达到既满足展览的需要,又大大减轻运输、陈列组装工作量的方法。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1. 根据复原效果图构建外部框架及承重支架;外部框架的构建以单面墙为单位,采用3厘米宽、0.1厘米厚的角钢及钢板,分为前后两层焊接组合在一起,前后两层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墙体的厚度。框架做好后在放置花砖的位置底部,根据走向用钢板连接,用以承受砖雕文物的重量。

2. 玻璃钢仿古墙体的制作:

(1) 材料:三合板、螺丝、WPS6101型环氧树脂、固化剂、丙酮、矿物颜料、滑石粉、无碱短切毡。

(2) 工具:电子秤、毛刷、压辊、铲刀、剪刀、刮板、不锈钢盆、抛光机、各号砂纸、角磨机、木工锯等等。

(3) 步骤:

第一步,托板及背面垫板的制作

由于所仿制的砖均为表面无纹饰的普通砖,且墙体呈横平竖直规则形状,花砖的形状基本呈方形或正方形,故玻璃钢的制作无需翻模,只需要根据花砖的尺寸预留出放置花砖的位置,然后直接把三合板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后用螺丝与框架连接好,以对玻璃钢起承托定型作用,至于背面垫板的制作,是为了展览时起美观作用,其与外框架的固定可以采取螺丝连接或粘接的方法。

第二步,玻璃钢仿古砖墙的制作与铺衬

市场上现有的玻璃钢分为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酚醛玻璃钢,每种玻璃钢都有其特点,我们根据其特性选用环氧玻璃钢(WPS6101型环氧树脂玻璃钢)作为仿古砖墙的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质轻而硬(相对密度在1.6,只有碳钢的1/5,但可拉伸强度却与碳钢相近)、机械强度高、可设计性好、工艺性优良。经过小块的实验,无论是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均符合本次复原的要求,能够确保花砖摆放后展览中文物的安全。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A玻璃钢在做好的框架板上的铺衬:

采用逐层间断铺衬的办法。先在三合板上打一层腻子,在腻子未完全固化,但已胶凝之前,即可贴衬第一层布,布的贴衬顺序应据结构而定,一般应先立面后平面,先上后下。粘贴时,首先在粘衬部位均匀涂刷一层加入固化剂的树脂涂料,然后垂直于涂刷表面平铺玻璃纤维布,然后采用辊刷、毛刷等工具蘸取衬布胶料,从一端或中间赶走气泡,并使胶料充分浸润布料。布料贴衬时不可强行牵拉,防止经纬走样,布料应逐步贴衬。要求搭接≥50毫米。

铺衬第一层布24h后,检查衬里层有无毛刺、流淌、气泡、脱层等缺陷。在清除、修补后垂直于第一层布粘衬方向衬第二层布,即第一层衬贴完毕,检查有无气泡和空鼓缺陷,经检验合格后,再衬贴第二层,往后依次类推,一直到设计要求厚度和层数。每衬一层,均应检查其质量,如有毛刺、流淌和气泡等缺陷,应清除修理,保证涂刷均匀,不流淌,确保表面平整光洁。同层玻璃布的搭接宽度不小于50毫米,上下层的搭接边必须互相错开,其距离不应小于50毫米。

待里层操作完成后,还需刷面漆两道。面漆刷涂前在树脂中掺入青色、灰色等矿物颜料,使之与青砖的色泽相近,然后混入一定比例的滑石粉,以降低固化打磨后打磨面的光泽度,使之与砖的质感相似。

根据承托文物的强度要求,我们采用了8布10涂的操作方法,操作完成后玻璃钢厚度达到了3毫米左右。

B玻璃钢表面的处理:

首先,用砂纸打磨出平整无眩光的面,打磨时粉尘较大,必要时用水砂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做好必要的防护。

其次,用角磨机、钢尺等工具做出砖与砖之间的缝隙。由于砖的大小不一,必须一一对应进行测量,切割。切割时要注意深度不能超过1毫米,宽度根据原文物的实际情况而定。

第三,随色做旧。用细黄土、漆皮酒精、矿物颜料等材料对玻璃钢表面进行处理,使之呈现古旧的砖色,与其上放置的雕刻花砖色调相协调。

第四,封护。用1.5%B72乙酸乙酯溶液对随色完成的玻璃钢表面刷涂封护。

C花砖与框架的安装调试

框架上的花砖预留位置的尺寸为花砖的大致尺寸,由于手工制花砖文物并不是特别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故置入预留孔后会有大小不一的缝隙,为了展示的真实美观及文物置入后的稳定安全,需要对其缝隙进行填充修补,填充修补材料为调色后的树脂滑石粉混合物,填补要做到自内向外统一填充,而不是文物与玻璃钢之间的表面勾缝。缝隙修补要做到花砖与预留孔之间间距一致,花砖置入后较稳固,受到轻微外力时不存在脱落的可能,同时兼顾安装、拆卸时的方便、灵活。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砖雕墓的复原工作顺利完成,复原完成后砖雕墓具备以下几点:

1. 四壁仿古砖墙与框架的重量约为200千克,加上带纹饰雕刻的花砖,总重约为350千克,相对于约700千克的原文物来说,这一重量无疑对展览途中的运输极为有利。

2. 仿古砖墙与花砖在展地的组装极为简便,省去了大量普通古砖与框架的组装这一步骤,节省陈展布置时间。

3. 组装后的砖室墓形象逼真,不论从质感还是色调、尺寸等都与原文物非常相近,达到了陈列展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富斗等《金墓砖雕丛探》,《文物季刊》1997年第4期。

2. 王全民等《稷山化肥厂金墓发掘报告》,《文物世界》2011年第4期。

3. 孟希旺《浅析山西明清民居砖雕艺术与保护》,《文物世界》2007年第4期。

4. 夏文干等著《胶粘剂和胶粘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年。

5. 蔡建《玻璃钢成型技术》,《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第2期。

6. 赵吉学《手糊环氧玻璃钢的施工》,《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第2期。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