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程"课程的教学探索 班孝东 (山东交通学院中图分类号:G714 摘要山东・济南250023) 文章编号:1672—7894(2011)15—054—03 文献标识码:A 汽车维修工程是交通运输专业一门主干课程.具有 辅的,教师仅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或者进行简单的演示。 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维修的基 本理论、方法和工艺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 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 需要,设置和改进相应的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育 汽车维修 教学改革 实践 Exploring the Education Innovation Course about Eng- ineering of Automotive Maintenance//Ban Xiaodong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of automotive maintenance is a main coupe for the specialized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It needs major theory and practice knowledge.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skillfully master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automotive mainten- ance,method and process,cultivat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learning ability,and the abilities of analyzing and resolving engineering problem.Suggested to set up and to improve some educa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raise the education quMi ̄. Key words education;automotive maintenance;education innovation commons;practice Author’S address Th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250023,Ji’nan,Shandong,China 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汽车应用型相关岗 位,涵盖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测试仪器的研发以及运 输车辆管理等就业方向。因此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车辆使 用、保养、维修、检测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意识。汽车维 修工程课程是该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为学生毕业后从事 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基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汽车维 修的基本原理,掌握检测的基本知识,熟悉检测诊断的基本 方法。现代汽车是一个融机、电、液、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复 杂系统。学生要能够分析故障产生的机理,总结故障规律, 了解汽车检测以及维修设备性能,运用所掌握的故障诊断 专业知识来准确判断和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在的部 位,并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这样才符合工作需求。笔者结 合多年的一线工程和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的相关环节,进 行教学尝试,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1改革教学方法 汽车维修工程课程主要讲述汽车故障原理、故障的诊 断排除方法以及常用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的使用,专业性和实 践性较强。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是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为 54 |If敏毛l‘ 这种教学方式在理论上是比较深入的,但是由于教学 与实际环节联系不紧密,学生缺少实践体验,往往对理论方 面的理解也很难加深,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利。针对 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验实践课时的比例(约占 总课程总课时的1/3),同时在教学中尽可能把一些理论教 学放在实验室的专业教室中进行,使理论教学与实际较好 地结合起来,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课 时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并非弱化理论教学。学生 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比较、总结,才能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理论,并在实际故障诊断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 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与引导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问的 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 性。如在讲述电喷发动机怠速不稳抖动的故障原因分析时, 就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首先提问:发动机怠速不稳的 原因是什么?当学生给出正确答案:是发动机各缸功率不平 衡且在较大范围内波动引起的。那么可以继续就此问题深 入分析下去:发动机各缸功率不平衡是由于可燃混合气燃 烧异常引起的,混合气的浓度与发动机工况不符、点火系统 故障、发动机机械故障等都可以引起混合气燃烧异常等等, 最终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找出“发动机怠速不稳”的所有影 响因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别人的问题进行补 充和讨论,以此加深对该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并由教师适时 地引导和补充,达到既对内容进行总结,又检验学生的理解 程度,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感,并激发学生思考,以 此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心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在每单元结束后布置一些思 考题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在下次课堂上就此问题进行分组 讨论。这就促使每位同学在课后认真思考准备,在课堂上积 极发言、参与讨论。对每位学生来讲,有思考,有表述,有借 鉴,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全方位的感官信息。采用这样的教学 方式,学生参与的程度高,思维活跃,最重要的是还培养了 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课程设置,将该课程内容按照内容分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器、车身等板块,每一个板块分别 设置类似形式的总结和讨论进行知识和学习方式的强化训 练,这使得多数学生在本课程结束时都养成了分析和思考 的习惯。对于在实验实践中遇到的故障首先按照学习的理 论知识进行分析,设计检测路线,实际检测验证结果并排除 故障,总结分析还有哪些系统的故障可以引起同样的故障 现象。如此通过有效控制和引导讨论,带动学生学习并运用 分析相关理论,达到掌握的目的,获得以点带面的教学效 果。 中,根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由学生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 骤和流程工作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最后由教师对工 作成绩进行检查和评估。在此过程中学生全方位参与实验 的整个过程,并根据教师的指点和总结得出实验的方法和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对于能够看得见、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易于接受。在 结论。例如,设计汽车空调效果差的故障由学生进行诊断与 排除,学生需仔细研究汽车空调的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相关 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并整理大量的汽车电器图片、汽 知识,根据故障现象,利用现有的工具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 逐项检测,排查故障原因和确定故障部位,并着手进行解 决。经过实验,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车电器动画、视频剪辑、教学录像等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 课件等使教学内容的传递更优质高效、完整准确,增加教学 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通 过播放录制好的利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检测数据的视频,可 使学生对故障诊断仪的连接、故障码的读取、汽车电控系统 相关数据的分析有较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解决了实物数量 不足的弊端。感性的实物会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 的注意、记忆、思维都活跃起来,达到智力发挥的最佳状态,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讲解时,结合具体维修工程案 例,对相关过程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了 传统的沉闷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结合实验条件进行模拟现场教学或现场教学, 可以让学生深入实践第一线,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维修工程 知识的体验感和认同感,并确立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在实践 示范教学中,可由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学生进行分组观 摩和讨论。根据维修企业遇到的汽车实况来设置故障,让学 生直观地了解故障现象和故障诊断、检测和排除的过程。 3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3.1合理配置实验资源,加大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现代汽车维修工作通常是机电一体化复合作业,这点 需要在学生实验中得到体验,在实验设备上既要有传统的 机械部分的检修和诊断,同时应当加强能体现对汽车计算 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_汽’车电器设备的诊断检测知识。 并且结合原理介绍这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才能达到精 通原理,掌握实践的效果。在课程实验安排上,要求缩减演 示型实验的比重,增加验证型、综合型实验的数量。通过验 证性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汽车诊断的原理和相关设 备的使用,例如车辆综合检测仪的使用、底盘测功机的原理 和使用等。通过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相关设备 的基础上,结合汽车使用的相关知识,运用一定的实验技能 和实验方法进行车辆的故障诊断和排除。其目的在于锻炼 学生对综合知识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处理以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 例如丰田卡罗拉自动变速箱故障诊断与排除、丰田凯美瑞 底盘异响故障等等。 3.2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在综合实验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教 师根据需要设计实验任务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搜集资 料,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进行讨论,确定计划。实验过程 3.3提供课程实践实习,培养工程能力 由于本课程的性质,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是必不可少 的,故此,课程要依托学校周边相关汽车检测、交通运输和 维修企业的实习基地,进行一定的课程实习。在实习中,学 生进一步了解和体验汽车维修生产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实 践学习接触更多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这样既可以充 分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进一步促进理论学习和学校实验学 习,还可通过基地的实践学习达到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在 实习过程中进行思考,确立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 学习的目的。因此,进行一定的企业实践是提高汽车维修工 程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4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老师不仅有丰富的 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课堂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求老师有足够 的实际生产指导能力以及一定数量的试验制动教师和设备 管理人员。教师研究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 能担任理论教学,又能担负实验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够分析 和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将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应 用于丰富教学上。对教师的综合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学部门 引进和培养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双师型教师担当 此类工作。否则,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只能是照本宣科,其教 学过程也是机械的、沉闷的,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就不能 给出满意的答案,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学校要创造 条件,安排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一线进行学习交流,真正做 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对教师该项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和 个人水平的提高也大有益处。 5教学改革效果 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性,学生认知效率才高。通过自己 动手实验,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树立学生的自信,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双边活动效果 好,改变了以往学生厌学的局面。通过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 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学习 能力和表达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效果显著。 同时通过实践,特别是企业课程实习,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加深了其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和提高 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必 ||r敏 f‘ 55 须具备承担教学任务所涉及的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 技能,教师要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动态工作过程中 行业要求的学生。 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 力;另一方面,教师工作组织方式由专业教研组织向教师团 队转变,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为此,要促使全体教 师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明确课程是以能力本位与人格本 位为核心的,要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提高学 参考文献 [1]刘新平.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1_农机化研 究,2004(5):264—265. 【2]马洪新.汽车维修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1.陕西教育:理论版, 2006(8):153. 生素质的重要性;促使教师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满足学生的需要。 [3】桑楠.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36—39. 6结语 汽车维修工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 的课程,只有做到了教学内容紧跟汽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 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实践环节教学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师 【4J李和.汽车维修工程实验教学浅析【JJ.江苏农机化,2008(5):39—40. [5】丁华.高等院校“汽车维修”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_科教文汇, 2009(35):104. [6]蒋红枫.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 教育研究,2008(2):68—69. 资队伍方面加强建设,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 (上接第50页) 编辑杨呈祥 学习热情,解决了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提高了教学效率 和教学效果。 4.3注重工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根据爆破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 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教学的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中, 5.4加强师资培养 爆破工程课程要求授课教师能将相关知识加以融会贯 通,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爆破施工知识有所了解。因此,要求 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知 识和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我们结合专业教学改革、 特色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教师自学、进修和假期 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从而 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5.5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建设 多年的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表明,一方面学生缺乏 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需要结合工程实践教学;另一方面爆 破作业场所往往比较偏远,爆破作业过程具有特殊性。因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安排学生到实习教学基地或爆破工 程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 解课程基本原理及其工程应用,亲历爆破技术和爆破工艺, 拓宽课程教学空间。同时,还可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课外 时间,安排学生到矿山或爆破工地进行实践,参与爆破设计 和施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教学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4.4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 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校内实验、实习场所,通过校内外实践 的结合,才能较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我们的地勘实训中心是 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实训场所,配备有成套的深孔和浅孔 凿岩设备,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爆破工程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程学 习资源,包括教师授课录像、学习指南、爆破工程案例集、 实验教学照片、爆破视频集锦、课程作业、模拟试卷及答 案、习题集及答案、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等,便于学生自 学。教师也可在课下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与学生进行网 上答疑和交流。 6结语 近年来,该课程教学模式较早实现了从“理论+演示实 验”到“理论+工程案例+实验+工程实践”的转变。本课 程采取课堂理论、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把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习题、实习、考试有机地结合起 来。特别是实践训练教学,把每个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 根据专业情况和教学条件,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 现场教学,边讲理论边训练,使学生通过实践及爆破工程模 拟感受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并在训练过程中提高 从事工程爆破设计与施工的实际能力,较好地实现了课程 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傅菊根.爆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煤矿爆破,2000(4). [2]徐颖.爆破工程课程改革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5(4). 5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完善教学条件 5.1修订爆破工程教学大纲 通过对有关院校同专业的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的信息, 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修订了爆破工程教学大纲,对每章节 的授课内容、次序和要达到的目的或要求都有明确规定,使 新增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保持了完整性 和科学性,并提出了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佳途径。 5_2选定教材和补充内容 爆破工程教材较多,但能满足课程要求的教材却很少, 因此我们在选定教材的基础上,对所选教材内容也进行了 补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补充教学内容。 5.3编制爆破工程精选案例、试题库和习题集 爆破工程精选案例可有效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的能力,试题库可极大地方便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考核,习题 集主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练习。 [3】龚洪浪,丁争柱.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法探讨 科技信息,2007(14). [4]戴俊.爆破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编辑杨呈祥 56 ||f敏又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