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宁陕小学 邹安琴
一、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增设“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把小学数学活动课列入新的课程计划,并强调学科与活动课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其整体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科课的教学重视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但由于学生素质存在着差异,程度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仅靠学科课是不够的。活动课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交流合作中学,让学生通过活动课中扩大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形成数学的解决问题意识,进一步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创新才能。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课的组织和开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扩大数学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
3.发展个性特长,激发潜在机能,陶冶情操,开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活动要点:
根据计划,教材要求,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组建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小组,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数学世界。
1.开学初组织成立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小组。制定课外实践活动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课外实践活动小组活动方案,体现小组的特色。
2.课外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定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素材。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到实处,每周的活动时间,教师专门指导,力求做到周周有目标,有内容,有落实。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动力支撑。在正常进行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同时,开展一定的主题活动把数学课外活动推向高潮。
4.开展读报和阅读数学书籍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享受读报的快乐。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数学书籍,课外阅读的书籍还可以向学校图书馆借阅。教师在学生开展阅读前搜集一些书籍中的背景资料推荐给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各种媒体中数学内容也非常丰富。一方面教师要广泛收集适合于学生的数学资料、信息,一方面要求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研究收集到的数学问题和信息,这样既拓展了教材内容,又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形式:
以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自学为辅;讲解,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活动安排:
时间 第四周: 活动
第十一周: 察物体的拓展 主题 实施过程和方式
量一量,比一比 课本88——89页内容 查阅资料、操作、时、分的认识的拓展 情景体验、活动、记录 第十六周: 观 调查、情景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