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生活中的安全》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生活中的安全》
【 导语】《纲要》中指出\"幼⼉园必须把保护幼⼉的⽣命和促进幼⼉的健康放在⾸位。\"⼤班幼⼉虽然懂得⼀些粗浅的安全意识,但由于好奇⼼强,什么都想看⼀看、摸⼀摸,试⼀试,加之他们缺少⽣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因⽽在⽇常⽣活中常常发⽣⼀些意外损伤。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活动⽬标:

  1、通过阅读绘、判断、推理、猜测、讨论等活动,让幼⼉了解在家的⼀些安全常识。  2、通过想象、劝阻、图标分类等,提⾼安全防范意识和⾃我保护能⼒。  3、通过关⼼帮助活动,培养幼⼉乐于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偶、⾃绘图案制作PPT课件 、幼⼉每⼈各⼀张笑脸、哭脸、设计安全标记图纸若⼲

  活动重点:如何通过阅读绘本,进⾏判断、推理、猜测、讨论等活动了解在家的⼀些安全常识。  活动难点:图标分类。  活动过程:

  ⼀、给⼿偶命名导⼊,激发幼⼉活动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位男⼩朋友,他想请我们⼩朋友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幼⼉起的名字引出活动)  ⼆、出⽰绘本PPT画⾯,让幼⼉进⾏想象、猜测、讨论、劝阻、表述。

  1、周六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只有××⼀⼈在家。××玩⽓球,不⼩⼼⽓球飞到天花板上,××就把凳⼦和纸盒堆在⼀起够⽓球。

  提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猜测想象:⽓球到底有没有够着?下⾯还会发⽣什么事情?(幼⼉预测)

  2、⽓球最终从窗户飞⾛了,××把头探出窗户看⽓球,明明从窗户看到楼下的好朋友佳佳,他急忙⼜跑到阳台上探出⾝体和楼下的佳佳打招呼\"佳佳,你好!\"。

  提问:这样做好不好,我们看见了,该怎么劝阻明明呢?(引导幼⼉进⾏劝阻表演)  3、××觉得没事可做,他到卫⽣间在浴缸⾥放了很多热⽔。

  这样做⾏吗?放了这么多⽔他会⼲什么呢?(引导幼⼉预测)⽔快满了,××急忙脱了⾐服,喊着\"冲啊,跳⽔喽。\"猛地冲进浴缸,⽔花溅了⼀地,卫⽣间的地板上全是⽔。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该怎样提醒××?(引导幼⼉进⾏劝阻表演)  4、洗完澡××⼜会做什么事呢?

  ××洗完澡,⽤他沾了⽔的湿乎乎的⼿,去开开关。  现在我们看见了,你想怎么说?(引导幼⼉进⾏劝阻表演)  5、××关了灯,你们猜他现在来去了哪个房间?

  ××来到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烫⾐服⽤的电熨⽃,他想去试⼀试⾃⼰熨⾐服。  你们认为他能不能做这件事,我们怎样阻⽌他呢?

  三、根据绘本PPT内容,进⾏对错判断游戏,巩固安全知识经验。

  同时出⽰6幅画⾯图A××想起前⼏天妈妈在肯德基买的炸鸡块,于是他拿出来吃。  图B××觉得有些饿了,他想起桌上的果冻,他拿起⼀个就⼀⼝吞了下去。

  图C××帮妈妈洗⾐服。

  图D××来到厨房,他觉得厨房很神秘,但他什么也没做。  图E××想玩⼩汽车,可是⼩汽车没电了,他拿出电池放到嘴⾥玩。  图F××看到瓶⼦⾥花花绿绿像糖果的东西,他想拿出来吃。

  图G××看见桌上的硬币和花⽣,他想试⼀试花⽣⽶能不能装进⿐孔,嘴巴能不能吞进硬币。  (对有不同意见幼⼉让其说明)四、给安全图标分类,并说出理由。  1、师讲解分类要求。  2、幼⼉进⾏图标分类。  3、检验分类结果并说出理由。  四、延伸活动:

  师:⼩班中班的弟弟妹妹还⼩,我们到活动室再做些安全图标送给她们,相信她们更需要我们的安全标记来提醒他们。  为⼩班弟弟妹妹设计安全图标。

篇⼆

  ⼀、活动⽬标:

  1、结合⽣活实际,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  3、提⾼⾃我保护的意识与能⼒。

  ⼆、活动准备:

  1、幼⼉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法的图⽚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区、银⾏、博物馆、超市、幼⼉园”的图⽚。  4、红⾊⽔笔⼈⼿1⽀。  5、实物投影仪1台。

  幼⼉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教师在交代任务时,把⾃⼰纳⼊其中⼀分⼦,以合作者的⾝份介⼊,突出了孩⼦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准备时,着眼点在考虑孩⼦收集有难度的材料,同时尽量准备可以⽤不同的⼿段来展⽰的,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动的形式。

  三、活动过程:

  1、利⽤⽣活经验引出课题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是怎么⼀会事?  (从孩⼦熟悉的⽣活内容⼊⼿,孩⼦参与踊跃,描述绘声绘⾊,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法。

  (1)幼⼉介绍⾃⼰了解的防盗⽅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幼⼉把准备的图⽚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并介绍给⼤家)  (2)幼⼉布置展板,教师⿎励幼⼉观看并相互介绍。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常有效,在家长的⽀持下,孩⼦准备的材料⾮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有从上下载的从古⾄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外企家长打印了电⼦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有意关注幼⼉个别差异,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差的幼⼉准备材料,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励,激发学习的欲望。努⼒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发展的全⾯性与差异性原则,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励幼⼉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法介绍给⼤家。

  (在整个交流中教师注意归类提升。如幼⼉讲到“卷帘”时,请⼤家介绍还知道哪些防盗门。)(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讲到电⼦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从住宅⼩区——银⾏、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门、保险柜在孩⼦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动的画⾯帮助幼⼉进⼀步了解并拓展视野)(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讲到密码锁时,请幼⼉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在交流中及时⽣成新的课题。幼⼉在讨论电⼦警察时,有幼⼉说到公路上的装置,“这个电⼦系统的到底有什么功能呢?”“公路上还有哪些装置?”教师把这个问题还是抛个孩⼦,让他们去探究,并作为⼀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我保护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法是不是⼀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偷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认为:“⼉童离不开⽣活,⽣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幼⼉的⽣活质量和保护⾃⼰的能⼒。这⼀环节的讨论,旨帮助孩⼦养成随⼿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活⽅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防盗⽅案。

  (1)⿎励⼏个⼩朋友结成⼀组,在新建的住宅⼩区、银⾏、博物馆、超市、幼⼉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法。

  (⼩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不断思考完善⾃⼰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必需作出合理的分⼯,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励幼⼉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法。

  (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的创造⼒得以充分的展⽰,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等动物守门,更有⾼科技的触报系统,有的幼⼉还运⽤科幻动画⽚的情节并加以独特改良描绘出来)  5、活动延伸:

  幼⼉介绍⾃⼰的设计创造。

篇三  活动⽬标

  1.初步知道⾃⼰⽣活、活动中容易发⽣危险的事情。  2.能迁移已有经验,掌握避免⾃⼰受到伤害的⽅法。  3.有初步的⾃我安全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幼⼉画册》、电视机、视频转换仪。  教师的指导与注意点  ⼀、情景导⼊,引⼊主题。  1.出⽰妞妞⼿受伤的图⽚。

  师:妞妞的⼿受伤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结:对啦,⼩朋友们说的都有可能,(教案出⾃:屈⽼师教案)妞妞可能被尖尖的物体划伤了,也可能被⼩狗咬伤了。  ⼆、出⽰图⽚讨论,知道⽣活中容易发⽣的危险事情。

  1.师:调⽪的妞妞经常会做⼀些危险的事情,我们⼀起来看看他做的到底对不对。  2.依次出⽰图⽚。

  图⼀:妞妞在教室⾥拿着尖尖的棍⼦与同伴嬉闹。  图⼆:妞妞从家⾥的阳台上往下扔瓶⼦。  图三:妞妞在玩爸爸的打⽕机。

  图四:妞妞在公园⾥从⾼⾼的地⽅往下跳。  3.判断对与错,说⼀说判断的理由。  4.师:⽣活中的你像妞妞这样做过吗?

  三、迁移⽣活经验,掌握避免发⽣危险的做法。  1.师:在家⾥和幼⼉园⾥,还有哪些东西容易引发危险?

  2.⼩结:有很多东西都容易发⽣危险,⼩朋友不能随意去碰,(教案出⾃:屈⽼师教案)⽐如尖尖的东西,易碎的器⽫、煤⽓灶、电源插头等。

  3.分⼩组讨论师:在⽣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让⾃⼰受到伤害呢?

  4.每组选出⼀名代表陈述观点。

  5.⼩结:⽣活中,使⽤尖尖的东西要⼩⼼,不要把容易割破⼿的容器摔碎,不能玩煤⽓开关,不把⼿指伸进插座,开关门时要⼿握把⼿轻轻开关。  效果分析

  活动中的安全对于孩⼦和⽼师来说都是头等⼤事,因此在⽇常活动中我也经常渗透安全教育,所以今天的健康活动进⾏的⽐较顺利。刚开始我运⽤情景表演的⽅式引导幼⼉猜测妞妞为什么受伤,吸引他们的注意⼒。其次出⽰不同图⽚给予孩⼦们讨论的机会,并请幼⼉⾃主判断对与错,⼏乎所有的幼⼉都能判断正确。在最后的迁移经验环节,我可以事先找好⼀些图⽚,这样孩⼦们说到什么,我就可以马上出⽰,这样也就更直观形象,能让孩⼦们有⼀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