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管理处 周明哲 自20世纪90年代起,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在推动行政改革,推进“阳光”和“服务型”建设,推行电子治理与电子运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行和纵深化发展,各国已普遍将电子政务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也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希望借此完善管理手段,开发管理资源,提升管理能力,带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可以说,电子政务的发展是深化管理改革,实现管理方式创新的催化剂和助动器。
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西方治理理念创新推动以及转型期动员参与推动的共同作用下,电子政务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发展稳步推进,成果显著。它在管理层面上转变职能,重塑业务流程,简化行政程序,整合信息资源,精简组织结构,并最终形成有相同的权力和责任,分工合理、决策科学、并确保顺利实施和有效监督的管理。电子政务的推行是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策略,其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和效果,对于构建透明、节约、回应性、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网站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
家相比,总体水平偏低。我国部门自成体系现象严重,部门之间互相不沟通或者沟通能力差,从而导致跨部门应用系统变成了部门内部系统,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被条块分割成局部网络系统。根据当前的发展要求,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改革和发展,行政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其发展方向为从基础设施向应用一体化的方向。具体表现为:一是实现办公网络内部化,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内部资源整合,内部决策支持,二是整合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的,只有一个对外服务窗口的电子政务系统。
中国电子政务近期的趋势与改革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子政务在中国建设的逐步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就。技术环境的演进与发展以及治理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共同推进了电子政务形态的变革。在技术环境演进方面,从文字记录到互联网络,再到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每一次技术都促进了人们更加便利的交流行为。电子政务作为加快职能转变的有效手段,规范行为,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创新管理,这样下来,电子政务的应用,会使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技术进步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没有
理顺,不是应用引导技术,而是技术牵着应用的鼻子走。走入了“重技术,轻应用”的误区,先进技术不断被引进和利用,但是应用系统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当前,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等问题日趋突出。
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管理的理念、治理的结构、程序和工作流程、的制定、的行政成本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电子政务在促进反应力,提升沟通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机构精简和有效运用人力资源、节约开支与经费、扩大公民参与、创新服务等方面均显示了其巨大的优势。电子政务是服务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电子政务在促进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最具号召力的国家发展策略,事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的先导作用至关重要,必然要求“电子政务”先行。在电子政务的推进普及中加快转型的步伐,在转型的过程中把电子政务建设得更加完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