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及技能评定管理办法
1 目的
加强人事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公司人才结构;激发员工求知欲、创造力,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一线员工的培训管理。
3 培训体系
3.1 培训对象:在职操作人员、新进操作人员。
3.2 培训内容: 新员工岗前培训、员工技能培训、员工转岗培训、特殊过程、特殊作业人员取证培训、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岗位资格培训、公司规章制度培训、日常岗位工作规范培训等。 4 职责
4 。 1 管理组:负责调研培训需求,为生产操作人员、新进员工等各类需
要培训的人员组织相应培训活动,对培训后的考核做相应的审核评定工作。
4 。 2 工艺组:负责制定培训流程,对新进员工及一线员工进行岗位操作
技能培训、理论知识培训及相应的考核和评定工作。。
4 。 3 综合管理部:负责收集每次的培训资料,考核试题和技能认证等相应
的资料进行存档受控。
4 。 4 其他部门:各部门接收到管理组下发的培训通知,应积极配合工艺组
和综合管理部完成所有培训及考核。
5 工作内容 5 。 1 培训流程图 管理组技能卡的制作及发放 合格 重新培训、考核和技能认证 将收集的试卷,资料及电子档全部统一交至综合管理部门存档 培训师对考试成绩的评定 不合格 培训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考核(实践) 培训师进行理论知识培训 理论笔试考核(笔试) 培训师准备培训资料及考核综合管理部 管理组发起培训通知 所有培训人员 按照通知要求培训员准时到场进行接受培训 合格 培训员写培训总结 上报管理组对其面谈 管理组收集培训资料及报告
5.2 培训内容 5。2。1 岗前培训
所谓岗前培训是指为新进员工入职前进行的培训,新进人员包括临时人员、试用人员、临时雇用人员及调动岗位后的人员等. 岗前员工培训的基本内容: ➢ 公司经营目标、发展历史简介 ➢ 人事管理规章的讲解 ➢ 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 ➢ 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工作职责的说明 ➢ 生产线岗位第一技能的培训 5。2.2 在岗技能升迁的培训 在岗员工的技能培训,是以提高本职技能或增加第二岗位技能为需要;为生产线提供“一岗多能”的员工技能格局。 在岗员工培训的内容: ➢ 当生产线岗位增多,人员和技能偏少时,一线员工可向主管申请技能升迁培训。
➢ 岗位技能升迁,必须要经过岗位培训、考核全部合格,在各方面综合素质条件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发放第二技能认证。 ➢ “一岗多能\"是指员工必须至少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能认证。 ➢ 每位在职操作员每年只允许进行一次在岗技能升迁和考核,如果在岗位上有特殊需要可以进行临时岗位技能升迁培训及考核。
技能升迁或增加技能考核 不合格
换岗或解除合同 5 。 3 培训方法 5。3。1 培训概述
培训前培训师需要填写《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情况记录》表格,按照内容填写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及培训内容,填写完成之后所有培训员需要在表格上进行签名表示学员到场已经接收培训。培训结束后,学员代表需要按照《培训效果评价表》的要求填写对本次培训的评价和总结,交至综合管理部进行存档。 5.3.2 理论培训方法
培训负责人首先要根据管理组的培训方针准备和收集需要培训的教材内容,对培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讲解,通过理论知识的培训能实际的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培训内容包括如:6S、安全培训、ESD培训、工厂浪费培训、IPC培训、LEAN培训、6 Sigma培训等。 5.3。3 技能培训方法
所谓技能培训也就是选择在岗位上通过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培训方式,此种方法有效的指导了岗前的员工、技能升迁员工和新进员工,实现正确的操作和动手能力,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员工操作准确度,降低不良品产生,提高生产水平和质量。技能培训包括:SMT操作、波峰焊操作、插件、装配、检验、焊接、三防、布线、端子压接和维修等各种岗位上的技能实践培训。
5.4 培训考核
5。4。1 理论培训考核(笔试)
理论培训考核一般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试卷一般由培训师出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和填表题等。卷面分数以100分记为满分,考试成绩90分以上记为优秀,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记为成绩合格,理论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下记为成绩不合格。在理论考核过程中一般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在培训结束后考生的每项理论科目都应考核通过,否则需
要按照培训流程重新进行培训和重新理论考试.
5。4.2 操作技能考核(实践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是指操作员将要上岗前对岗位上的工作技能进行一次重要性的评估,此项考核直接关系到操作员是否能够胜任此项岗位的工作。 岗前培训后的新进员工或升迁员工都应必须通过技能考核,合格后由培训师签发技能培训认证方可上岗,无技能上岗证则不可操作此项岗位上的操作内容。考核内容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如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6S、ESD、动作浪费等理论知识的运用,在检验过程中以IPC—A—610D三级标准进行验收。员工在技能考核时需要依据每个岗位上的《操作指导书》中的内容进行操作,实践考核试卷样本见附表一,培训师应在“工位标准”每一项中填写考核结果“PASS\"或者“FAIL”,如果实践考核试卷中有一项“FAIL”,则被认定为此岗位技能考核不通过,应按照培训流程重新培训和考核.
5。5 培训认证及岗位升迁方法
5.5。1 员工通过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需要经过培训师和各部门领导的书面认
证,认证表格见附表二,认证方法及流程如下:
1) 培训对象的主管应统计需要参加培训人的姓名、部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交至管理组,见《培训需求申请表》.
2) 管理组接收到培训申请表应发放培训通知,通知内容包含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等相关信息到综合管理部、培训组及所参加培训的相关人员。
3) 培训组应准备培训教材及考核内容准时为培训员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各个部门应对考核通过的员工进行注册技能认证表格,见附表二。
4) 培训组将培训认证表及相应考核资料交至管理组,由管理组收集技能
认证,为考核合格的员工发放技能卡片。管理组还需要收集考核不通过的员工的详细资料及考卷进行存档工作,对考核不通过的员工面谈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培训考核或者安排下一次的考核升迁机会。
5) 对于技能升迁的员工需要填写《培训需求申请表》,按照培训流程图进行培训、考核和升迁的工作。
5.6 技能卡的规定
5。6.1 新的技能卡上的内容由培训组进行注册岗位技能,由管理组统一发
放到相应的员工,员工应按照技能卡上的岗位进行操作,不得无技能上岗操作,见下图技能卡所示.
5。6。2 技能升迁合格的员工,应将技能卡统一交至管理组,由管理组对技能升迁的员工在技能卡上注册新技能后进行下发。
5.6.3 持卡者应有效保管证件,不得在技能卡上乱涂乱改,不得损坏,不可私自增加或删除技能内容,不可将技能卡借用他人,如技能卡丢失应及时汇报上级主管进行重新补办工作.
5.7 检查及重新认证
5.7。1 员工获得岗位技能后应在相应的岗位上进行操作,管理组应不定期在生产线检查员工是否按照技能卡上的内容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不得在上级未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窜岗操作或私自代替别人操作,管理组一经查出应按《员工行为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罚.
5。7。2 操作员工在拥有技能的岗位上每年不得操作失误三次以上(包括三次),若出现三次,培训组和管理组应考虑对本人进行删除该技能并重新培训、考核和认证工作,重新认证不合格的员工应由管理组进行调岗工作或辞退。
5.7。3 所有在岗员工每年中旬应将技能卡交至管理组,由培训组对技能卡上
的在线技能进行重新认证和审核,审核结束再由管理组进行重新发放。
6 考核和嘉奖
6。1 管理组定期评估分析培训效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6。2 对于在培训和技能评定考核过程中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有显著提高的员工,将优先进行嘉奖和晋升。
1)对于新员工根据培训和技能评定考核结果定级定薪,掌握技能的种类将决定岗位工资,技能的熟练程度将决定专项补贴等级。
2)在职员工根据每年在线技能重新认证和审核及新技能升迁考核结果,对其岗位工资及专项补贴作相应调整。
3)对技能种类达到一定数量,技能熟练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员工将提升为技术员,并优先考虑晋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