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6期 影像技术 47例弥漫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分析 欧亮.丁祥迪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提高对弥漫性肝癌的认识及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7例弥漫性肝癌的超声 诊断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肝脏形态大小、实质回声、门静脉癌栓、具有肝病基础在弥漫性肝癌中具有一定的 特征性改变。结论:超声声像图对弥漫性肝癌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弥漫性肝癌;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5.7;R44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1—0270.2013.06.13 Analysis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Dif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47 Cases 0U Liang,DING Xiang-di (Sichuan Province Lesha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eshan 6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understanding and diagnosis of diff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The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clinical pathology in 47 cases of diff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Morphology of liver size,echogenicit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with liver disease foundation ha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change in diff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onclusion:Uhrasonography is valuable in the diagnosis of diff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Key Words:Diff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ltrasonic Diagnosis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以3O一 使用GE LOGIQ—P5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 5O岁的男性发病率最高 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统计.肝 5.0MHz。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做上腹部常规扫查。并 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男性 根据病灶情况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检查, 占第三位,为9.90%.女性占第七位,为4.28%。而弥 观察并记录肝脏大小、形态、包膜、实质回声、肝内血 漫性肝癌较少见 约占原发性肝癌2%以下[ 。弥漫 管、肝内胆管、门静脉、脾静脉、下腔静脉、脾脏、肝门 性肝癌结节较小.弥漫分布于肝脏。周围为结缔组织 及腹腔淋巴结等 所包围.故其超声声像图与肝硬化结节相类似。现将 我院2010年以来诊断的弥漫性肝癌进行分析.提高 2 结果 对弥漫性肝癌的认识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47例弥漫性肝癌中超声检查诊断为弥漫性肝 1资料与方法 癌的为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约为80.85%。声像图 表现为:①肝脏大小改变(占32例,68%):肝脏呈弥 1.1临床资料 漫性增大.各径线测值均大小正常值.右肝斜径最 47例弥漫性肝癌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9例.年 大的约20cm.部分表现为肝叶局限性增大.形态失 龄40~74岁.平均年龄58岁.为2010年以来经临床病 常。②肝脏包膜改变(占36例,76.6%):肝包膜表面 理、CT和MRI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多为上腹部不适、 多增厚,凹凸不平,呈波浪状改变,与肝硬化比较无 胀疼、四肢乏力、消瘦。 特异性改变。③肝内实质回声改变(占38例. 1.2方法 80.85%):部分表现为肝脏内大小不(下转第26页) 收稿日期:2013—08—16 29 影像技术 2013年第6期 叶肺段 除常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及磨玻璃影等征象 外.还可出现血管造影征和蜂窝征 血管造影征是指 CT增强扫描在低密度肺背景中可清楚显示高密度 咳后的痰液进行细胞学涂片检查.但根据WHO最新 的诊断标准.痰细胞学检查不足以诊断细支气管肺 泡癌,对于局部的、周围型的、结节样病变来说,痰或 强化的肺血管影 蜂窝征则表现为病变区内密度不 均,呈蜂窝状低密度腔,大小不一,呈圆形或卵圆形。 3-3.3 广泛病灶的影像特点 本组1l例广泛病灶.早期呈粟粒状7例.约1~ 4mm,散在分布但中下肺叶偏多。病灶中心密度低, 近半数病灶呈空心状。病理显示为瘤细胞伏壁生长, 支气管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几乎无诊断意义 影像学上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需要与结核 球、炎性假瘤、局灶性感染、淋巴瘤、出血性病变。实 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需要与大叶性肺炎、肺梗死、干 酪性肺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肺间质纤维化 等相鉴别.而弥漫多结节型的细支气管肺泡癌需要 与血型播散性肺结核、肺转移瘤、肺脓肿等相鉴别 肺泡壁增厚。间质充血.肺泡内含有一定气体,故粟 粒病灶中心密度低或空泡状.粟粒灶可增大成小结 节或融合成大结节影 病变呈实变或炎性改变时,因 参考文献: 『1]胡吉波.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中 国临床医学杂志,2003,14(1):19. 『2]蔡祖龙.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 志,1994,28(1):2l一22. 气管未受到破坏.影像上肿瘤内可见到特征的含气 支气管气像.原因是肿瘤倾向于充满肺泡腔,而不是 破坏和压迫正常肺组织… 细支气管肺泡癌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 痰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能够取得肿瘤标本最简单方便 的无创伤性检查.检查方法为连续三天清晨留取深 (上接第29页) [3]顾绥岳,陈忠年.实用外科病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7.206—207. [4]荣独山.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41. 等的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边界多不清楚,部分结节 则无… 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是弥漫性肝癌最具有特征 融合呈片状.部分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强弱明显不均, 或呈粗点状,形成边界不清、分布不均匀的高、低或 性的改变,癌栓需与门静脉血栓相鉴别:门静脉血栓 与形成时间有关.血栓附着于管壁上.较大的血栓使 近端门静脉增宽,血流受阻、流速减慢.血栓与管壁间 血流变细,扭曲绕行,内部多无彩色血流的表现,癌栓 杂乱回声,少数可见声衰减。④门静脉癌栓的形成 (占30例。62.8%):门静脉内充满实质不规则低回 声,可见管壁破坏。以矢状部形成较多.其中4例脾静 大小不定,顺血管蔓延并扩张,回声呈低或中等回声, 癌栓侵犯的管壁显示残缺或不清楚.栓子内若显示散 乱彩色血流时有确诊价值.其频谱以动脉频谱有肯定 意义,同时.癌栓亦可显示静脉血流[2] 其次弥漫性肝 癌与慢性肝病、肝硬化关系密切,应定期做超声检查. 尤其对中年男性患者、肝脏体积改变明显或回声极不 均质的提高重视 超声检查为肝脏疾病首选的影像诊 断方法,检查者如能掌握弥漫性肝癌的超声特点.并 综合分析临床及其他检查结果可提高弥漫性肝癌的 脉受累,1例下腔静脉癌栓形成 ⑤具有肝病、肝硬化 基础(占37例,78.7%):其患者具有肝功能异常、 HbsAg(+)、肝脏弥漫性回声改变、脾脏长大等表现。 3讨论 临床报道弥漫性肝癌是肝癌中较少的类型.由于 其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不典型.且常合并慢性肝 病、肝硬化等病史,在肝内形成的结节较小,无明显包 膜及声晕.弥漫分布。在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误诊。其 声像图特征:肝脏形态可无明显改变,有时轮廓稍不 规则,并可见有高低不平整现象。肝实质回声强弱不 一超声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6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5:830,834. 。或呈粗点状,或同时存在短小粗线状回声,分布不 均匀.有的则全肝呈小结节状或不规则斑块状分布回 声.直径从数毫米至1厘米.常不易与结节型肝硬化图 [2]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超声波医学.人 民卫生出版社,2012,11:82. 像鉴别.前者门静脉内常可见有癌栓低回声团,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