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拟建近代工业遗产保护群 本溪要给遗址新生命力

拟建近代工业遗产保护群 本溪要给遗址新生命力

来源:爱站旅游


拟建近代工业遗产保护群 本溪要给遗址新生命力

http://www.gtxh.com 来源:中国钢铁现货网

山城本溪一铁厂俯瞰 本文图片均由记者郑 磊摄

小红楼 (清末日本财阀创办的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办公场所)外貌

■有关方面已将一铁厂的部分建筑及相关一批钢铁工业遗址纳入了整体保护规划,计划形成体系比较健全、内容比较完整的“本溪湖近代工业遗产保护群”

■未来将规划建设冶铁陈列馆、煤铁工人斗争纪念馆、帝国主义侵华史实馆等,力争将这一景区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于一身的工业遗址主题风景区

近百年来,一铁厂一直“统治”着本溪溪湖地区,但伴随着工业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这个昔日铁业的排头兵终因历史欠账太多而成为落后产能的代表。

“落后就要被淘汰”。一铁厂这些老旧的工业建筑,从其关停那天起就时时面临被拆除的危险,关注它的人士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高呼“手下留情”。

一铁厂的“保护运动”结局是令人欣喜的,当地政府已从全局出发来考虑对这些工业建筑遗址进行保护和开发。那么,如今大众迫切想知道的是:我们到底如何保护它们?

“近代工业遗产保护群”计划初定

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下,本溪一铁厂以1号高炉为核心的厂区旧址被纳入了保护范围。

当地政府对一铁厂的保护开发工作持慎重态度,开展认真细致的调研,并多次邀请国家和省内专家召开论证会,尽力使一铁厂的保护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建设规划配套衔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等多位知名专家来到本溪,对本钢一铁厂旧址及周边相关建筑小红楼、大白楼(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制铁所办公楼旧址)、大斜井、本溪湖火车站等进行现场踏勘。

专家们在考察后非常兴奋。 “要特别注意对本钢一铁厂及周边工业遗存的保护。 ”

几位专家给出了意见,“本钢一铁厂旧址及周边工业遗存属于国内少见的、比较完整的、可以代表一种类型的、真实的工业遗产。这里既有高炉,又有煤铁矿,还有保存完好的小火车、铁路线等,代表着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是一处不可再生的、非常珍贵的遗产资源。保护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必然带来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

现今,有关方面已经将一铁厂的大白楼、小红楼,本钢二电厂的冷却水塔,本溪煤矿的斜井,彩屯煤矿竖井、变电所,及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留下的部分劳工工棚、死难矿工的肉丘坟,还有本溪湖火车站等通盘纳入整体保护规划,计划形成体系比较健全、内容比较完整的“本溪湖近代工业遗产保护群”。

如果以上计划能够如愿完成,那么这些垂垂老矣的工业建筑,就一定可以“重获新生”。

本溪煤矿斜井坑口,1927年煤矿工人为反对日方剥削压迫而在此举行大罢工

肉丘坟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本溪煤铁资源、残害中国矿工的历史见证

国外有许多好样本可以借鉴

其实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国外早有一些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为大众所熟知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就是一个工业遗产保护的好例子,100多年来,鲁尔工业区曾是世界重工业的排头兵,现在它已经成了世界工业遗产鉴别、保护和再利用的典型。

德国也曾走过一条 “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但并没有因此而将所有的工厂烟囱视为“污迹”拆之而后快,相反,德国人努力将曾经的工业厂区建设成为工业博物馆,打造成生态区,当这些旧日工业厂区的经济生命结束后,迎来的是文化生命。

此外,从对工业遗址保护利用的实践成果看,英国的铁桥峡谷工业旧址、布莱纳文工业景观,美国苏荷工业区,日本的小樽运河,法国的奥赛火车站,德国的弗尔克林根铁工厂和埃森矿业同盟工业区,奥地利的维也纳原煤气工厂和赛默灵铁路等等,无不令人惊叹,它们或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或成为“国家纪念建筑”、“国家重要建筑物保护群”、“多产业聚集区”,或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这些有效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先例应该可以启发本溪对一铁厂的保护开发。相关的部门单位已组成了考察组,分赴北京和美国、加拿大等地“取经”,参观学习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打造工业遗址主题风景区

对工业遗址的保护绝不是简单的保存,而是要发掘它的利用价值,在留住工业建筑“形”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开发它的功能,找到合适的“岗位”让它们“再就业”,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其未来具有生存能力。

环顾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成功的先例,几乎走的都是这样一条道路。

那么,如何确保一铁厂未来具有“生存能力”呢?

“把打造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一铁厂的整体保护统一起来”成为关注一铁厂命运走向的有识之士的一致呼吁。

据了解,早在2005年本钢就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钢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有3000多平方米,展出图片1300幅,有工业实物1278件,模拟场景23处。

目前的计划是,将一铁厂旧址作为本钢博物馆的一个户外分馆,两者相辅相成,重现过去本钢那段辉煌的钢铁工业史,发挥出历史、文化、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在一铁厂旧址的园区规划上,初步设计以1号高炉为核心,建设一座万余平方米的文化主题公园,成为本钢博物馆的户外分馆,同时保留二电厂的一座冷却水塔,并保存高炉鼓风机、焦炉交换机、料罐料车、渣铁罐和蒸汽机车等有代表意义的设备,形成

以1号高炉为主体的工业遗址保护区。

本溪湖中国近代煤铁工业遗址景区也正在筹划形成中,当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的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办公场所大白楼、小红楼,本溪煤矿的斜井,彩屯煤矿竖井,死难矿工的肉丘坟和本钢博物馆等景点,未来将与一铁厂旧址一并申请建设成为红色旅游景区。

在景区中,将规划建设冶铁陈列馆、煤铁工人斗争纪念馆、帝国主义侵华史实馆等,力争将这一景区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于一身的工业遗址主题风景区。

一旦建成,该工业遗址风景区不仅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现,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本溪矿产资源、剥削压迫中国工人的有力物证。

让本溪成为时代年轮清晰的城市

当然,保护的过程一定还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曲折。

保护偌大的一个工业遗址,必然涉及到诸多环节和方面,如单体建筑的修复就面临着巨大的考验:1号高炉为露天建筑,停止使用后自然的风化和雨水的侵蚀都将给高炉的保护带来很大难度,保护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充裕的资金来支持和保障。

另外,在旺盛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现实压力下,处于城市中心和近郊区的工业遗址占地也早已为开发商所觊觎。

困难虽多,但并未冲淡本溪方面保护工业遗产的决心,他们决心将这场工业遗产的“保卫战”进行到底。本溪市副市长黄力强在谈到本溪保护工业遗产的决心时说,工业遗产形

成于过去、认识于现在、施惠于未来,只有妥善保护好工业遗产,本溪才能成为时代年轮清晰的城市,才能成为充满记忆与灵性的城市,才能成为保持属于自己特色的城市。

据介绍,本溪还考虑在未来将一铁厂等工业遗址群申报世界工业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是申报世界工业遗产的必备条件,这使得眼下对一铁厂进行系统、完整的保护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本溪市文化局副局长左帆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个过程是由许多生产环节组成的,不能只保护一个环节,而要尽可能全盘保护,这样意义会更大。 ”

工业遗址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有力的支持与关注。

■链接

那些有幸留下来的和那些永远消失的

工业遗产是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进程中留下的一串串历史符号,非常宝贵,不可再生。近年来,我省正在逐渐加大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

2007年,曾经的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沈阳铸造厂原址被改建成为铸造博物馆,该馆占地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1.78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铸造博物馆。

同年,沈阳市铁西区复原再现了共和国最早、也是最大的工人居住聚集区——反映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人生活原貌的“工人村生活馆”。

2009年,北方重工沈重集团公司搬迁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厂区。铁西区政府决定,保

留1000平方米的金工车间局部厂房,作为将来建设工业主题公园的基础。

然而,在这之前,如沈阳冶炼厂(建于1936年,原国立金矿制炼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于1935年,原“满洲”三菱机器株式会社)、沈阳啤酒厂(建于1934年,原“满洲”麦酒株式会社)等一大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大工厂的老厂区,极富建筑和历史研究价值的工业建筑群已经在拆迁中永远消失,成为了纸上名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