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有哪些策略?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在教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有哪些策略?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在教

来源:爱站旅游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有哪些策略?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策略的。

一、 串好主线,留有悬念 “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

始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內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

二、 操作示范,实践并举 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信息技术学科教

学中,教师的操作示范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势的示范;另一方面是指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后,再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三、 游戏引路、激发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性强,往往坐不

住,并对单调的练习会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计算游戏、拼图、简易加法、赛车等。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并认识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和位置。

四、 任务驱动,体验成功 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体现“任务驱动”的教

学原則,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它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例如:在教“文字处理软件”时,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要求完成作业。其中第一份作业是:录入一篇100字以上的文章,错误率在0.5%以下,并在文本中体现出一种格式(如首字下沉、分栏等等);第二份作业要求体现学生的个性、水平和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因为明确了学习的任务,学生对比较枯燥的汉字录入学习有了兴趣。经过录入、反复修改、精心设计,当自己完成较为满意的作品时,学生均有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五、 探索求知,强调重点 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

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 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两个角色,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使探索过程顺利地进行下去,采用探索式进行教学,多用于趣味性强。

六、 信息反馈,检查质量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注意信息的反馈和适时进行考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理论题、有框架的作业设计模式来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或根据学生回答和作业设计所反馈出的信息,分析学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重点地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